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游记 > 原创游记 >

进藏日记(2) 作者:李发祥

时间:2022-10-09 22:13来源:原创 作者:李发祥 点击:
8月4日 从尼玛县出发,计划到改则县城住,近400公里。可玛哥极力推荐途中先横插一段路,去文布南村,说这是一个较完整地保留着蔵羌传统文化的古老村落,刁老师补充说该村已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大家都觉得应该借此机会去看看。于是,今天的行程又增加了200多公

 

8月4日

  从尼玛县出发,计划到改则县城住,近400公里。可玛哥极力推荐途中先横插一段路,去文布南村,说这是一个较完整地保留着蔵羌传统文化的古老村落,刁老师补充说该村已上了“学习强国”平台,大家都觉得应该借此机会去看看。于是,今天的行程又增加了200多公里。

  文布南村属于那曲地区尼玛县文布乡,座落在四大名湖之一的当惹雍措湖畔,偏居一隅,背山面水,风景宜人。地势较高,且平坦开阔,本来是拍摄雪山湖泊老寨子的好地方,可惜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云厚色暗,湖面朦胧。为了节省时间,按计划完成采风游览任务,我们只好匆匆拍了村子外貌和沿途景观景致,即调头返程。

  庆幸的是,返程途中天光放晴,在半路拍摄必经的当琼村。这也是一个藏民较为集中、传统文化特色保存相对完整的传统村落,约百户左右,规模不小,这在藏区是少有的。

  文布南村之所以闻名,主要是这里保留了古老的象雄文化传统,属于中象雄文化核心区,与北部上象雄和南部下象雄一起构成了曾名盛一时的象雄文化。

  查百度得知,史载,“古象雄王朝曾统一了号称十八万户部落的十八国,建立起了威震中亚的古象雄王国。 象雄王国穆氏王子辛饶弥沃佛陀创建了完整的九乘教法和教义,就是古象雄佛法。从中国社科院正在翻译的国家重点专案《象雄大藏经》中能看到佛教理论的根源所在。如今在俄罗斯、印度、尼泊尔、不丹、外蒙古等地方仍然有很多人称自己为象雄人的后裔,传播象雄佛法的雍仲本教寺庙依然存在,传承古老的象雄文化。古象雄文化是集草原文化、高原文化、波斯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大集合体。象雄文化在象雄经书中记载有一万八千年。古象雄文化的宗教体系经过辛饶弥沃佛和不同时期的佛陀传播,影响着古时印度教、耆那教、后来印度佛教的产生。 如今藏区以及印度、尼泊尔、不丹、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仍然有很多象雄文明中产生的宗教文化的遗迹和寺庙、僧侣,从藏区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象雄文化中的古象雄佛法。由于“古象雄文明”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如期抵达改则,这里属于阿里地区。至此,经过八天长途跋涉,我们已进入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一整天沿途均在“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交替中前进,穿越无人区,牦牛和绵羊已不见,藏羚羊和藏野驴倒是常见,大多是数只不等游荡觅食,偶见数十只的种群,都饱了眼福,占了相机和手机的内存。

  当晚,微信朋友圈发来祝贺函,祝贺我当选昌宁县第七届作家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为卸任两年的县文联第五、第六届主席,内心五味杂陈,和诗一首以表达心迹:

  五古

  自嘲

  (步杜甫《不见》韵)壬寅秋五旬有五执耳作协有感

  不问世事久,际遇究可哀。

  我欲隐行迹,众生皆举才。

  无读诗千首,唯剩酒一杯。

  登高望远处,江湖好归来。

 

8月5日

  向着阿里前进。

  越向西,草原更广阔,更辽远,牧草更稀疏,土地沙化更严重。

  本来就不茂密的植被,绿色更惨淡,远山和近处沙岩裸露部分更突出。

  尽管317国道沿路有许多湖泊,景色都不错,但一场持续不断的大雨,让我们不得不放弃了许多拍摄点。同时,也由于数日持续徜徉在高原的美景中,已成审美疲劳状态,大家都懒得下车。

  总有不怕风雨的时候。当一群群藏野驴在公路边不远处雨中漫步或优雅地吃草,我们还是不顾风雨,纷纷下车抢镜。这一带的野驴种群数量大,个头大,体格肥硕,比前几天遇到的动物景观更生动。

  海拔4900米的扎昂旦拉山口,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拥抱我们,即兴写一首《扎昂旦拉山口的雪》,记录我们人生与之相遇的这一瞬间。接着写《国道317》,以笔直得望不到尽头的国道喻藏毯,以挂在天边白云喻哈达,表达自己进入阿里的心情。

  玛哥天南地北地侃。出人意料的是,今天讲的是西藏的远古,以及延伸至西亚、东欧,乃至古代的马其顿王国、阿拉伯帝国,还有东正教的历史,这与讲当地小景和故事传说供游客排遣解闷的做法,要高大上得多。大家对于历史、哲学、神学、宗教的讨论,便于我个人更好地了解西藏,很受益,也决心更好地学习西藏的历史与现实,宗教与喇嘛,抑或是她的神秘,还有那些隐秘而尚不为人知的美。

  入住阿里大酒店,这是当地最大最好的酒店。我们都沾了赵兴科老师的光了,他的村里亲戚在当地工作,知道我们来,特地专门接风来了,甚为感怀。

 

8月6日

  札达的土林是令人震撼的。这个全国最大的天然土林,多少年来一直让人着迷,令人乐而不返,流连忘返,重返不迭。

  未进县城,即穿越土林的一部分,几公里路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还未到住地,大片已爆满。

  还有更好更美更有意思的去处。越过城区,向前十多公里,即是古格王朝遗址。

  古格王朝作为吐蕃之后当地的又一个历史王朝,在长达七百多年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一度成为藏西闻名遐迩的古王国,却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在典籍里难寻片语只字,成为千古之谜。如今,只有古国遗址,那些留存不多的宫殿房屋及精美雕塑石刻壁画,见证着那段早已不为人知行将绝迹的历史。而仅仅是这一斑窥豹的景观,就足以想像当时是何等规模和影响了。在这地广人稀的大漠戈壁中聚众十余万人,建筑、宗教、绘画艺术各方面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仿布达拉宫所建、规模仅次于布达拉宫的遗址,可见其历史地位。

  我们沿着石阶登山。沿途欣赏着大大小小的窑洞,以及窑洞之中的窑洞,窑洞之下的窑洞,有生活起居的,有专供修行之人闭关修炼打坐的,有民用设施,也有军事设施。整座山就是一座宫殿群,也是一座城池,还是一座军营,只不过它是从山脚到山头,分层分格又因地制宜地建房上房的,较小的房屋或窑洞,仅够数人居住,有的仅够一人打坐,较大的房屋或窑洞,足够数十人居住。最大的殿位于山顶上,从保存相对完好的围墙基座基围来看,有三百平方米的样子,共有七道门出入,四周还有其它附属设施相连,近似四合五天井的样式,大多地方一眼可见谷底,十分险峻,到处竖着“禁止进入”的危险标志牌。游客们也自觉遵守,不敢乱窜,选地势安全处拍照留念。

  远望四周群山环绕,沙丘堆积的山峰次第排布,上有窑洞成排,看得出当年古格王朝人烟稠密,气象万千。整个古格王朝处于土林中,本身也是自成一景的土林。

 

8月7日

  从札达县城出发,继续穿越土林。这个2464平方公里的地质景观,实在让人着迷。回望县城和古格王朝遗址,与周边广袤无垠奇形怪状的土林浑然一体。裸露在外的,还有房屋基座遗迹,低凹处的塌方明显,露出房樑等,木质结构因屋顶朽坏而坍缩,悬崖上的大大小小洞口,是当时人们居住的窑洞遗址。可以想见当时的热闹景象。

  县城边的托林寺规模不小,但还有一些殿宇尚未恢复。有工组正在施工,从现场情况来看,是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来做的,如砖的大小与原来的一致,类似我们地方过去用的土基(即用模具以土或泥框拓而成的“砖”),只是看上去厚度没土基厚,长度也略小,宽度可能差不多。

  我们的运气很好。刚进托林寺的时候,正赶上了一拨到寺里参观的客人,请寺里的喇嘛专门引导和讲解,要不然,就只有看看和拍摄塔林的份。事后才知道,这是当地县政府安排托林寺专门接待的贵宾,看样子是专程从外地赶来朝圣的。

  我们跟着贵宾团先后参观了白殿、红殿、金殿三座主要建筑,每参观完一个殿出来,讲经喇嘛就马上返身关锁好殿门,可见其神秘和珍贵。平时这几个大殿都是不开放的,重大佛事活动才开放,门口有“禁止拍照”的牌子。喇嘛用藏语给他们同胞讲解,我们听不懂,但从他讲解的雕塑和壁画上看得出,讲的是一些佛教大德高僧取经的故事。但见殿内四方佛象庄严,墙体满镶壁画,樑柱上全是唐卡,金身菩萨,金碗银盏,贡果丰盛。每个大殿所供佛象各不相同,但都是栩栩如生,金碧辉煌,让人叹为观止。

  托林寺闻名藏区的另一个原因,是属于藏传佛教中的密宗。我不懂宗教佛事,一饱眼福而已。

  向东前行的土林景观更为壮观,气势更雄伟。虽然昨天的经历已经对土林有了感性认知,但眼前的美景让人忍不住连连按下快门,事后还不忍删除。

  单说土林观景台(国家地质公园入口处)。站在此地,才能真正领略千山万峰相连又各具情态神情各异的土林大景:脚下是来时的山谷,蜿蜒盘旋,土林山峰相连,纵横交错,一眼望不到边,一镜难收,不禁心生震撼,留连忘返。对面最远处高峰白雪皑皑,千山万壑如千军万马奔腾呼啸而出,近处山峰沟谷遥相呼应,似猛虎下山低伏前行,蔚为壮观。

  土林在身后渐渐地隐去,玛旁雍措和拉昂措在前边迎接远方的客人。这两个仅一山之隔的姊妹湖,前者因淡水湖而被称为圣湖,后者因咸水湖而被称为鬼湖。但两者都是水域宽阔的,景色多变、半岛栉连、风情迷人,仅仅是沿途或停或在行进的车子中抢拍,就足以让手机相机内存爆满。

  行走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相夹的高原地带,左右两边靠车窗的文友都可以随手拍远方的雪山景色,十分惬意。一整天都在这举世闻名的两大山峰间疾驰。

  快到冈仁波齐的时候,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风雪覆盖了一切。那是一幅千载难逢的奇景:远方的雪峰被云雾笼罩,大雪纷纷扬扬,一时间半山腰就被暴风雨遮盖,电闪雷鸣中,雨柱清晰可见,雨幕迎面网来,雨声掩没谈话。车行一段路后,豁然晴朗,阳光刺目,雨点突然变小,冰雹如豆倾注,瞬间铺满路面,十分壮观。

  看来今天是与冈仁波齐主峰无缘见面了,由于天气忽然变得恶劣,景区入口已关闭。这个号称世界之轴、地球中心的名山,因宗教文化而更添神秘,成为印度乃至整个东南亚和西亚佛界的神圣之山,自古以来被尊崇无上。

  一场暴风雨(雪)过后,大地如洗,清新明朗,四周低矮的群山渐露娇容,成为难得的拍照背景和素材。而冈底斯山主峰冈仁波齐,仍未打开她厚厚的白色面纱,将遗憾留给我们滇西一行人未知的下次藏行之旅。

  细心的玛哥事先为我们准备了经幡,在湖边观景台高大石刻上,大家七手八脚地拴稳经幡,拍照留念。其实,表面上是专门为我们准备,其实是他们常年行走藏区的人,已融入了当地民族文化,我不敢也不愿去说破,毕竟,那些听得懂的祝福语,既是敬畏神灵自然,也是凡人的心理慰藉。瞧,我们的这条经幡与无数经幡挂在一起,似旗猎猎,迎风翻飞,观景台前面是宽阔幽蓝的拉昂措湖面,远景是高大雄伟绵延起伏的冈仁波齐神山,代表我们真诚真朴的心、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敢前行的精神品质。

 

8月8日

  游兴正酣之际,有不好的消息传来。尽管前两天我们已从朋友处得知内部信息,普兰县城只进不出,意味着封城,我们也放弃了到普兰的计划,只在霍尔小住。但第二天前往帕阳的路上,就被拦下来了,要求返回霍尔做核酸检测。事后得知,日喀则4人到普兰被检出阳性,正在做全员排查。

  这样,我们的藏南游眼看泡汤了。

  返回霍尔,订了房间,排队做核酸检测。时至下午,又有更不好的消息传来,普兰已快封城,日喀则也有可能封城,说明疫情很严重了。经过商量,我们认为藏南游已无法实现,赶快返程为好,于是立即退房,马上起程。

  返回到阿里,又做核酸检测(前面做的结果还没有出来)。虽已临近黄昏,大家都认为能多走一段是一段,玛哥也说自己继续开车没问题。一行人高歌猛进,为能早日远离疫情而庆幸。

  世事难料。刚出城十里,又堵车了,个个的心又提了起来。一问,才知道因为大雨,前边的路被泥石流冲毁和滑坡多处,过不了,预计明天上午才通。几经周折,又返回阿里市区住。期间,兴科与原定到革吉县住宿的房主交涉退房事宜,还发生了点小插曲,最后好歹退了一半。

  该死的疫情!不仅让我们环藏游成为泡影,已无法到普兰、日喀则、拉萨等地,而且是半道原路返回被堵,吉凶未卜难料。

  好形势是,从原路返回,可按原计划时间如期归家;坏消息是,拉萨也检测出阳性感染者18人,全是日喀则居民。虽然我们暗暗庆幸没有进入疫区,但不知道能否如期归家。如果西藏全区管控,那就无法自主安排好时间,势必影响各自工作和生活。

 

8月9日

  早起的第一个事,就是冲向阿里市医院做核酸检测。等不及结果出来就上路,想来应该是几个小时就出来了,到下一站能派上用场。

  路过革吉,经过几处疫情防控点,防控点的同志得知已做过核酸检测了,也就放行,提醒到下一站再做,还好心地提示开车慢一点。

  一行人心里如一块石头落了地,以为一路畅通无阻了。

  可到达阿里和那曲交界处的中仓乡时,真的被拦了下来,坚决不让过。原因是我们的核酸检测报告仍未出结果,就连昨天中午在霍尔做的都没显示。不仅不让过,就连派人下车买东西吃都不允许。无耐之下,我们又返回改则县的洞措乡。要知道,藏北的乡与乡之间相去往往上百乃至数百公里,途中多数地方是无人区,无法补给和打尖。

  整条街的旅店和餐馆都接到政府的通知,不准接待游客。还好,一家四川人开的饭店经央求为我们炒了几份蛋炒饭,带回来车子上就着矿泉水填肚子。这时,已是深夜十点。

  大着胆子试打了几个宾馆的公布电话,都被婉言谢绝了。终于,有一个好心人说,宾馆不准住了,到我家里来吧。再往回赶,约20公里。

  好大一个“家”!按手机微信定位抵达时,才认得是公路边一溜帐篷,大的可容十数人,是专为秋游聚会(类似我们的春游打平伙之类)临时搭建的,小的几间均有两张床,简单点,但住得下一行人。这就是专门为我们准备的呀!

  果然,主人洛桑顿珠从村子里赶来招呼我们时,才知道大帐篷是为即将举行的赛马会准备的,指着前面黑夜说,前边是一个湖,早上起来可以拍照呢!心里一阵激动。

  就这样,我们阴错阳差地住上了湖景帐篷,虽然时间晚了点,可刚好能享受“手可摘星辰”的意境。

  果然,又是雨过天晴之后,一轮圆月如悬院中,星儿稀疏,却分外明亮,如果有树,应该是星月挂在树梢的样子。

  知足了。这几个帐篷是按现代规格设计的,方型,通体玻璃,内装窗帘。我住的那间,顶上篷布已坏,洛桑干脆扯下来,尴尬地笑了笑,我说这样更好,可以睡着数星星。我相信,这是我看到的最美的月亮和星星了。

 

8月10日

  起了个大早。

  未开门,透过玻璃就看见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星,闪耀在银色的湖面上空,十分显眼。那是启明星,我知道。天快亮了,月亮落下去之后的启明星更亮更醒目。我赶紧抓起相机冲向湖边。

  有动物的身影在移动。可能是藏野驴,我知道,因为昨夜如厕时我遇到过它们,当然也不一定就是它们。这下好,有模特了。

  虽有过拍日出的经历,但没有拍到过启明星,这是一个绝佳机会。辽阔的草原上,低矮的星空下,一湖碧水,帐篷外就是草地,百米处即是湖水,这藏家朋友真是个艺术天才呀,把一切安排得这么富有诗情画意,今晨的天时又这么好,别辜负了天时地利人和,好好拍一组。

  拍启明星,拍日出前的湖,拍山,也拍藏野驴模糊的身影,这家伙机警,难以靠近。湖中有一群不知名的水鸟吵闹,看不见踪影。一群黑黝黝的动物身影闯入镜头,是牦牛吧?不会伤人吧?

  我小心翼翼地前行,藏野驴飞跑起来,而那群黑黝黝的身影却不动,一定是牦牛了。又过了几分钟,等光线再明亮一些,再走近一些,大约五十米远的地方,留下藏野驴的靓照。

  对牦牛就不那么客气了,直接走到它们跟前拍照,头对头,眼对眼。可它们不在乎我,只顾低头吃草。让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放老水牛的情景。一样的露水草,一样的啃食青草的咀嚼声,那么亲切。

  这样,以牦牛为模特,以草地和洞措湖水为前景,以琼布山和晨曦为背景,拍日出,十分爽快。朝阳冒山时刻,光的亮度和颜色的的变化很快,几乎每一秒都是不同的。活了半百真是白活了,那些年是干什么呢,现在才这么仔细。

  不得不说,景色上乘。可惜我拍技不好,大师来了定出大片。不过,终于了却一个近距离拍牦牛的梦。这也是此行拍得最好的一组照片。

  我干脆走到湖边,放下相机,洗手,掬水漱口,掬水洗脸,重温那艰苦岁月少儿时光的调皮劲。水冰凉,冻得刺骨,可毕竟过了把以雪山圣水净手洗脸的瘾。顺便喝了口湖水,却是咸的,苦涩难咽,尽管它还算个淡水湖。这与心里预期大相径庭,更与故乡的山溪井泉冷水之味相去十万八千里。

  天放光亮,转回身来,才发现洛桑的这组帐篷有点气势:我们住的几个小帐篷整齐地排在右边,左边是三个大的组成品字形状黑色帐篷,所围成的空地中央立一标杆,上挂一条长幡,是附近藏民亲友秋季聚会的地方。

  仔细参观一下大帐篷:桌椅崭新豪华,像我们住的小帐篷里的家俱一样,实木雕花,还算讲究。后来问洛桑才知道,这些帐篷和家俱都是确登村的集体资产,他以每年五千元承租做旅游服务。大帐篷每天三百元,小帐篷每天一百元。

  正吃早饭,村里的干部来了。了解情况,核实,验视核酸检测报告(谢天谢地,终于有结果显示),拍照,登记,一丝不苟。

  又到中仓关。守关值班的同志一眼就认出了我们,排队过关。

  虽然是手机操作,但需要24小时内有效的核酸检测报告,行程码,当天(8月10日)起反推至7月29日的足迹记录的剪码,以上材料全部齐全,终于放行。

  过中仓后一路狂奔,过尼玛,向斑戈。

  距班戈约40公里的地方,又被拦下了。车排起了长队。过这个不知地名的关,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到班戈时候,已是午夜,凌晨一点多才就寝。我整理日记结束,已是凌晨三点。

旅游兴致全无,一行人已相当疲惫,情绪低落,甚至想闹情绪了。

 

8月11日

  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着做核酸检测,无果。到那曲做核酸检测,无果。玛哥去检查车子和加油,我们好好吃了顿羊肉大餐。饭后再去做核酸检测,但见队伍排成长龙,过几个街区了,怕耽误不起,继续赶路。到比如,千方百计想做核酸检测,无果。藏东地区人口相对密集些,一天可过数县。

  到索县,只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做核酸检测,却在索县人民医院值班室以超乎人的想像之速度就做了核酸检测。好在昨天前天做的核酸检测报告出来了,一整天所过疫情防控点都直过。肚子不饿,继续往前。

  巴青住宿。巴青县距索县仅30公里,都是滨河而建,背山面水,以路为街。索县在几条河汊交汇处随各自形成的沙滩依势设置街区,巴青县街道更笔直宽敞,规模不大,但都很清洁。

  这一带风景与藏北大不相同。自进入比如县境以来,地势变得山高坡陡,宽展的高原地貌逐渐向峡谷地貌过渡,植被也渐丰富起来了,尽管树木还是矮小稀疏的样子。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进藏日记(2) 作者:李发祥

    8月4日 从尼玛县出发,计划到改则县城住,近400公里。可玛哥极力推荐途中先横插一段路...

  • 进藏日记(1) 作者:李发祥

    进藏日记 作者:李发祥 一次筹划已久的旅行,一场饥渴已久的文化采风,因为一个意料之...

  • 名下湾碧

    名下湾碧 作者:帕男 一 缘是最说不清楚的东西。 30 年前,我从湖北车城十堰,误打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