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随笔游记 > 原创游记 >

散文原创:品读华山石

时间:2017-11-25 22:05来源:原创 作者:段清华 点击:
《散文原创》人人文学网微刊 品读华山石 文/段清华 西岳华山,是一座如钢似铁的花岗岩山体,从华山峪沿自古一条路向上攀登,历经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诸多险径,直到登上北、东、南、西、中各个峰顶,所走之路,无路不石。即使那一座座亭台庙院,那一棵

《散文原创》人人文学网微刊

品读华山石

文/段清华
 

        西岳华山,是一座如钢似铁的花岗岩山体,从华山峪沿“自古一条路”向上攀登,历经“千尺幢、百尺峡,老君犁沟”诸多险径,直到登上北、东、南、西、中各个峰顶,所走之路,无路不石。即使那一座座亭台庙院,那一棵棵奇松,那一片片云海,也无不和石有关。我生在华山脚下渭水河畔,自小就对华山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疲于求学和在西北边陲当兵服役,一直未能顾及细细品味华山石的独特风景。这些年从部队转业到渭南广播电视发射台,闲暇时间多了,又经常参加华山中学玉泉文学社组织的华山摩崖石刻探访收集整理活动,对华山石有了充分直观具体面对面的接触和研究,还得到了华山中学退休老教师、玉泉文学社指导老师李民虎老师的精心指点和传帮带,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


        华山石构成了华山奇险的风景,也构成了华山独特的石文化。


        华山石文化首个亮点是“自古一条石路”。从华山峪口一直到华山最高峰顶——仰天池,这条路太艰险了,有许多地方的确是“猿猱难攀,鹰鹞难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正是古往今来的劳动人民以卓绝的艰辛和非凡的胆识,才实现了华山由无路到有路,由粗糙的脚窝到今天平整的石阶,“长虹卧坡”、“复道行空”才凿出了“千尺幢”、“百尺峡”、“上天梯”等诸多险道,才逐渐揭开了华山美丽的面纱。

 

 

        华山上最险的路是“长空栈道”。这是“南天门”外一条通向“贺老石室”的空中走廊,俗称“九节臬臬椽”;居第二的险道叫“鹞子翻身”,顾名思义,可知其险,但要到当年赵匡胤和陈抟对弈的“棋亭”,就非通过这里不可。这两处险道非登山必经之道,往往只是那些“胆天无险”的人才敢涉足。尽管“华山自古一条路”今天已不是神话,但这条千百年来的古道依然艰险、依然风采,依然充满神奇,依然值得人们思考,探讨、值得人们在攀登的过程中细细地阅读,细细地体味。


        华山石文化第二个亮点是“象形石”。在地质变化的漫长过程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功,造就了华山峻峭的峰峦,也造就了华山上诸多如禽似兽的、形态生动的“象形石”。华山上的“象形石”数不胜数,美不胜收。走进“华山自古一条路”,人们不时会看到许多奇异的“象形石”。如“灵芝石”(又叫“拴马桩”)、“桃石”、“金龟戏玉蟾”等等。每一个“象形石”都令人称奇、惊叹,而且又都包含着生动的传说故事。广为流传的“长安八景”,第一句就是“华山仙掌第一景”。华岳仙掌就是华山最有代表性的“象形石”。传说这仙掌为河神当年治水所留,其实是大自然的造化。


         华山石文化的第三个亮点是“华山摩崖石刻”,这可以说是内涵最为丰富的华山石文化了。从华山“自古一条路”,到新开的黄甫峪索道;从山下“玉泉院”到极顶“仰天池”,华山摩崖石刻数之不尽,观之无穷,宛然一个偌大书法宝库,一条藏品极丰的书法长廊。华山摩崖石刻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艺术精美,特别是雕凿难度之大,都堪称世界之最。华山摩崖石刻展示了我国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精神风采和艺术情怀,中华特有的书法艺术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各种书体应有尽有,而且因地制宜,或大或小、或高或低、龙飞凤舞、恣意挥洒,不仅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凹凸书艺,而且和奇险华山相得益彰,成为华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华山摩崖石刻,内涵博大精深,大体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地名提示,指点游人。如“五龙宫”、“五里关”、“石门”、“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峡”、“苍龙岭”等。二是抒发豪情,歌山颂水。如“奇险天下第一山”、“民族本色”、“天下壮观”、“洞天福地”、“胆大无险”等。三是启示教诲、与人为善。如“利他”、“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读好书”、“复兴中华民族”、“向善心自稳,无恶道宽阔”、“英雄进步,当思父母”等。另外,还有一些是提示历史事件、故事发生的地点。如“智取华山”、“韩退之投书处”、“杨仁甫先生借写读书处”、“邵文方先生测量太华地形制图处”等。


        应该强调的是华山摩崖石刻不是一般的石刻,其地理位置之险要,其工具之原始简陋,也是其它山峰所没有。如“南天门”外、“长空栈道”尽处,“贺老石室”上方有一倒坎石崖,上面镌刻着三个五尺有余的古体字“全真崖”。这几个字谁写的,谁刻的,是如何刻有那个鸟都不能到的地方的?难怪从清代求人拓片,到今天求人涂色,都无人能够应承。
 

       华山石文化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华山上的“石洞”。华山号称有72个半石洞,遍布各处,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精美绝伦,不愧为神仙洞府。华山上最大的石洞,不在主线上,而在华山右翼“北斗坪”上,洞名叫“紫微洞”。该洞高十多米,内空40平方米,敬奉紫微大帝神像,坐西向东,神态安详。位于第二的石洞在华山上最险的地方——“长空栈道”的上方,洞名叫“大朝元洞”,洞门上镌刻着一副对联:“三公还面北,五气正朝元”,内塑玉皇大帝像;有专职老道侍奉“丰截洞”,位于“长空栈道”的尽头,内供贺老真像,并存放着贺老当年煮饭用的石灶、石臼。“大朝元洞”位于“长空栈道”上端,到的人还比较多,“半截洞”能至者就少之又少了。

 

 

         华山上还有一个谜一样的“洞”,其名称也怪,叫“瓮里洞,洞里瓮”。这个洞也在一个十分险峻的角落,游人所至寥寥无几。该洞里面原有一个瓷瓮,黑明透亮,上书“朝元”二字。据说“瓮”比洞口还大,人们不知道是先有洞,还是先有瓮,这个谜不亚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千古之谜。华山72个半石洞,个个精彩、神奇;还有“雪花洞”、“梅花洞”诸多奇洞,星罗棋布全山。华山石洞凿之不易。据说当初开洞是从岩石上方先开一个“天窗”,然后石匠进去后,慢慢掘石,从上向下,把开出的石料从天窗运出,直到洞成。开洞的废石料不能乱扔,要背到很远的地方去存放。华山上,也有一些天然的石洞,这些洞更在悬崖绝壁处。如“水帘洞”,是华山瀑流冲击而成,只能远望。又如,传说中“西玄洞”,在西峰绝壁上,传说该洞内日月不落,四季如春,紫树芳花,宫阙缕阁。
 

        党的十八大作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以来,华山的石刻文化更是呈现出方兴未艾、百花齐放的喜人景象。中国国画院陕西画院、陕西国画院相继在玉泉院广场左侧云水堂建立分院和创作基地,并有石刻勒记。一大批享誉中外的国家领导人、宗教界领袖、文艺界泰斗和学者、知名书画家相继在玉泉院、朝元洞、云水堂、华山五峰刻石刻碑或者刻牌铭记。


        华山石文化,实乃华山一绝,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又一伟大创举。石造就了华山,造就了华山石文化,造就了华山文化一颗又一颗璀璨的奇葩。谁要读懂华山,谁就是读懂华山石,谁就要读懂华山石文化这一部巨著。

 

 

 

    段清华,陕西华阴人。曾经军旅十余载,痴心写作终不悔。先后在军内外各类报刊媒体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其中《习仲勋和华山的不解情缘》、《特等战斗英雄刘吉尧的华山情》、《渭南帅哥王鹏走向中国歌坛》等散文和纪实文学荣获大奖。现任陕西省文学创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华风采人物》编委、中央及省内外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和《陕西广播电视报》特约记者、华山中学玉泉文学社顾问。
 

 

~欢迎点赞分享~

文学是一种力量!

 

总编 王博生 原创投稿:1187295260@qq.com

人人文学网:http://www.renrenwenxue.com

人人论坛:http://bbs.renrenwenxue.com  

手机版http://www.renrenwenxue.com/m.php

(责任编辑:卫来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进藏日记(2) 作者:李发祥

    8月4日 从尼玛县出发,计划到改则县城住,近400公里。可玛哥极力推荐途中先横插一段路...

  • 进藏日记(1) 作者:李发祥

    进藏日记 作者:李发祥 一次筹划已久的旅行,一场饥渴已久的文化采风,因为一个意料之...

  • 名下湾碧

    名下湾碧 作者:帕男 一 缘是最说不清楚的东西。 30 年前,我从湖北车城十堰,误打误...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