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新书推荐 >

用山水的经纬构建保山文化的蔚然灿烂

时间:2021-04-27 08:55来源:原创 作者:杨世富 点击:
用山水的经纬构建保山文化的蔚然灿烂 对《保山,山积翠水如烟》一书的读后 杨世富 保山的历史源远流长,保山的文化灿若星辰,保山的山水与众不同。 这里是保山,在横断山脉之南,在七彩云南之西。山水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大地,山水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保山

用山水的经纬构建保山文化的蔚然灿烂
——对《保山,山积翠水如烟》一书的读后

杨世富

  保山的历史源远流长,保山的文化灿若星辰,保山的山水与众不同。   这里是保山,在横断山脉之南,在七彩云南之西。山水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大地,山水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保山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交界面上,又在云贵高原的西南边陲,其地域特色的显著特征是“山”。优势在山,出路也在山。有山必有水。水在江河之中,又在江河两岸。河水汤汤,逆流而上,文化随之流淌显现出来。
  
     神奇美丽的保山,钟灵毓秀的保山,肥沃富饶的保山,厚重不凡的保山,真是如同本书作者李卓曦、武眉凌描绘的那样——“山积翠水如烟”。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说明了旅行者对奇山异水的向往,对山水田园的美景美色的憧憬,对山水渗透的历史文化的审美感受。 
 
    用一本书反映或者彰显保山气象万千的历史文化的特征,是不容易做到的。不容易做到,方显追求能够做到的可贵。有探索,才有发现,才能发现探索带来的未知,带来的惊喜。应该说,作家李卓曦、武眉凌的“光耀中华,城市散文”系列丛书《保山,山积翠水如烟》做到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书中别开生面的保山,不一样的保山,另一种文化视角的保山。 
 
    他们描绘的保山,抒怀的保山,寄寓的保山,又是什么样的保山,我们不妨打开品尝一下。
 

《保山,山积翠 水如烟》作者武眉凌(左)、李卓曦  

    一、大文化的散文写作视野
 
    文化是一种生存方式。能够生存,就有生机。
  
    文化是一种存在。存在,并且有生命力,就有文化的内容。文化不分大小。大小是相对的。说文化是大的,主要讲文化的视角广博的程度,对待文化的情怀。一个人最难得的是掌握了文化的多少,在广度、深度,内涵外延上的时空达到了什么层次。然而,最悲哀的是,我们很多人有时成为了金钱的奴隶。 
 
    文化,一叶见春秋,细微见真情。  
 
    散文发展到今天,应该如何写,大家仍然认识不同。但新散文是一种新的写作方向。可以说,当下的散文创作,已经走向“新散文”写作的时代。我的理解,新散文,就是“好读、耐看、有趣”,不仅有历史文化性,还具备丰富的文学性,能从哲学的高度对文本进行思考,使文章具有美学价值。
 
    如何反映历史,反映文化,祝庸在《故宫六百年》里说到:“历史不是已逝时间的总和,历史是我们认识过去的逻辑。时间产生于空间,空间就是时间。没有了空间,所有的时间(历史)都没有附着物,都会坍塌下来;而没有了时间(历史),所有的空间都会变成空洞。”阿来也说过:“这个世界还有另一个维度,叫作时间。在大多数语境中,时间就是历史的同义词。历史像一个长焦距的镜头,可以一下子把当前推向遥远。当然,也能把遥远的景物拉到眼前,近了是艰难行的村子,推远了,依然就是一派青翠的空山。”
 
 《保山,山积翠 水如烟》一书,作家就是写作保山的“时间”与“空间”。他们对保山的文化视野是广博的,对保山历史、文化的认知是深邃的,所写的内容是在广泛的田野调查中提炼了思考感悟,展现了新颖的叙述表达,具有审美感性的,让我们在阅读中充满着亲切和妥帖。
 

《保山,山积翠 水如烟》作者武眉凌  

    二、赋予美感哲思的随笔格调 
 
    在描写旅行游记的散文中,我们常常看到的大多是用“随笔”的方式进行叙述的。因为随笔灵活自由,能通常对篇幅短小、形式多样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宋代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后先,无复诠次,故目之曰随笔。”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作家蒙田所创的。随笔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散文写作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散文的写作,不在于“散”,而在于“文”。文中有历史,有文化,有文采,有厚重,有雄浑。最主要是有故事。故事中,有你我的内在互动关系,美妙自然。所以,每一次的写作,都要在叙述的方式上作一些突破,走向一定的高度,超越自己。
 
    在散文的写作局部,有时叙事的“视角”是一样的。罗伯特·斯科尔斯说:“叙事艺术的实质,既存在于讲述者与故事的关系之中,也存在于讲述者与读者之间的那种关系当中。”贾平凹认为,“叙述有无限的可能性,叙述原本是一种形式,而形式的改变就改变了内容。”

  文本对每一个章节的描写叙述是声情并茂的,充满着热情洋溢。耐人寻味的是,在结束语时的语言赋予哲思,忽然之中把作家所要表达的深度意境,片刻美感跃然纸上,让读者掩卷而思。比如“怒江看人,带着新奇与悲悯;人看怒江,带着原始的冲动,那是自由的味道”;“遍览和顺的美,必将留下无尽的回味,伴随着游人一路前行”;“昌宁的苗服,是他们用光阴和心血制成的”,等等。  
 
    康德说,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理想学说,审美理想是美学的核心。阅读文章,一定要看到文本是否具有美学价值。


和顺寸氏宗祠  

    三、非虚构的人文画卷
 
    散文创作的内容,历史传统以来认为要真实,真实是它的生命。报告文学,同样也是需要真实,达到艺术的真实。新散文的创作,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作家进行“虚构”,已经对“真实”进行探索,方向是“好看”。因此,最近几年,对散文的创作,有了一个“非虚构”的文体。
 
    非虚构写作是用一种创造性的语言讲述真实发生的故事。保山的历史文化是真实的,耐看的;保山山水的灵动美丽是客观存在的,不必化妆,就能看到它的眉目清秀。自然的最好,无须雕饰。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这是我们写作中应该反映的价值所在。
 
    因此,反映上述内容,用非虚构的文体,又是反映保山最有价值的人文内容,使我们感到真实,感到亲切,所反映的都是正能量的内容,激励我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
  
    内容的客观存在,描写对象的可触摸,需要作家的情感、作家的情怀的渗透运用,方显文章的写作能量价值。在书中,反映出作家对保山的深情,胸怀的宽广。
 
    “乡村”是乡土中国现代进程中最广大的现实,也是近百年来各种现代话语和文学书写的“他者”。城市化的进程,是相对于乡村的概貌来说的。山水大多在乡村,文化却存在于每一个地方。
 
    “非虚构”旨在打破文学固化的表述体制,试图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重建文学与世界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非虚构的写作实践,反思文学对乡村进行新的书写。
  

界头花海

    四、板块式的篇章结构  
 
    我们通常编制或者写作一本书,编者或者作者心中都有一个“立意”,那就是确定“纲目”。目录的内容,确定了写作的范围和方向。这样做,就是应该写的东西不会漏掉,重要的部分肯定能在确定的目录中反映出来。如果确定的目录内容太全面,也不是很好,那反而成为了一定程度上的“百科全书”。如果最重要的部分没有揭示出来,没有写到位,这本书也不算成功。所以,拿捏的程度,反映了编者的水平高下。最重要的是,所确定的目录内容,要做到八九不离十,应该反映的主题或者主旨都要在里面。  
 
    如果是创作类的作品,作家的“主题先行论”是不一定正确的。叙述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完全要看文本的需要,情节发展的需要。真正的写作,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推动着作家的“设计”和“构思”,是文本的需要在驾驭着作家,自觉参与进去,而不是作家在“主导”着人物形象、情节的“终止”或者“发展”。在这里,作家的“有意识”,反而变为了“无意识”,作家只是“自觉”地完成文本叙述的“任务”或者“使命”。
 
    保山的历史浩如烟波,保山的山水多姿多彩,肯定不能做到用一本书就能完全反映出来。因此,确定写作的内容,也同样存在一个“典型”写作的意向。本书所反映的内容,可以说是,写作了典型之中的“典型”,总体是能反映保山历史文化的,能够反映了保山美丽的山水田园的。
 
    作家确定的“山水风物”“水色烟波”“踏古寻踪”“勿忘血色”“民族物华”五个章节,其实是反映了保山的“名山”“胜水”“名胜”“抗战”“非遗”五个方面的内容。
 
    文章不在大小,也不在长短,关键是写作内容的质量内核达到的高度层次。作者所写到的每一个章节,几乎运用了“点线面”的长度,与这个内容相关的“跨度”的衔接,写出了它的“深度”和“力度”,写出了该项文本内容的前世今生。作者的知识是广博的,叙述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
 

火山环抱,田园牧歌

    五、旅行阅读的索引指南  
 
    如何认识评论一本书,很难形成统一的共性,哪怕是一个方家,也会“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如书中写到的“高黎贡”一样。关于“高黎贡”的诠释,不同的民族的认为是不同的,不同的作家的见解同样是不一样的。唯一的共同点只是认为“高黎贡”是“一座山”。但对“山”的描述也不尽一样,有“意象”的看法。汉族、傣族、傈僳族、景颇族对“高黎贡”的认为同样存在差异。在作家里面,汤世杰老师认为是“在高黎贡在”,范稳老师认为是“人类的双面书架”,周勇老师认为是“生命的最后的避难所”。我可以不妨抽象地概括为,“高黎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评论也是这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不同的读者,更有高明的评析。
 
    我们感到可喜的是,在进一步认识保山文化的道路上,在旅行保山的山水途中,作家已经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解读的载体文本,不妨进行“索引”,那就是保山“山积翠水如烟”,“指南”我们见证到永恒,仰望保山灿烂的历史天空。
 

高黎贡山
 
( 文章转自《保山日报》2020年11月14日周末版第六版 责任编辑 刁丽俊)



    武眉凌集记者、作家、诗人于一身,北京眉凌文化、山东沂蒙书院创始人。眉凌文化创作的“光耀中华·城市散文”系列图书,展示城市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现代建设成就,成为众多城市靓丽的名片。有的被翻译成英文、意大利文等在国外出版,并作为优秀图书入选国务院新闻办的2018“感知中国”南非、塞内加尔系列活动及中国新闻出版署在国外主办的“中国书架”等活动。很多作品成了当地举办大型活的宣传品,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推出的《张家界,一根根石头站成山等你》,2020年第四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的《梦幻黔南》,首届河北旅发大会的《游走在保定的七彩时光》等宣传效果都非常好。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