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文学资讯 >

“诗的跨界与跨介——当代艺术未来的可能性”第五届中国当代诗歌

时间:2022-01-03 09:21来源:未知 作者:人人文学网 点击:
临港当代美术馆 诗的跨界与跨介 当代艺术未来的可能性 第五届中国当代诗歌临港理论研讨会 2021/12/31 09:30~17:30 ARTLINGANG 艺术体验中心 2021年12月31日,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指导,上海宸资文化

临港当代美术馆

 

诗的跨界与跨介

——当代艺术未来的可能性

第五届中国当代诗歌临港理论研讨会

 

2021/12/31 09:30~17:30

ARTLINGANG 艺术体验中心

 

2021年12月31日,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指导,上海宸资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临港国际艺术园、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城市诗歌研究工作室协办的第五届中国当代诗歌临港理论研讨会“诗的跨界与跨介——当代艺术未来的可能性”《诗的进行时——中国当代诗歌研究》新书发布会在临港国际艺术园一楼ARTLINGANG艺术体验中心成功举办。

 

研讨会嘉宾大合照

 

本届研讨会从“诗的跨界与跨介”的角度深入探讨当代诗歌与当代艺术多元交汇、融合发展的可能性;以“诗的跨界与跨介”为主题深入研究当代诗歌和当代艺术融合创意的多种思路和途径,探讨新媒介方法和理论对当代艺术的全面介入和更新创造,是一次可贵的理论探索和艺术实践。

 

研讨会现场

 

会议由当代诗人、诗评家、中国当代诗歌临港理论研讨会总策划、《诗的进行时——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主编瑞箫策划主持。艺术顾问、著名诗人严力从纽约发来贺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商业和文体旅游处张晓燕,浦东新区艺术指导中心挂职干部、南汇新城镇融合分馆副馆长施丽明,南汇新城镇党群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服务中心)主任朱卉红,南汇新城镇党群服务中心(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马翔宇,上海临港文化艺术基金会秘书长金庆红,临港当代美术馆副馆长王馨宁等嘉宾出席会议,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徐锦江研究员为大会致辞。

 

瑞箫主持研讨会

 

临港当代美术馆已成功举办过四届临港诗歌理论研讨会,“诗歌艺术”作为美术馆的学术特色之一,得到了诗人群体及市民朋友的关注与喜爱。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与临港新片区的“海湖韵”交融汇聚,必定会为这座新城带来生机勃勃的活力与魅力。期待各位嘉宾针对研讨主题展开交流,传达诗歌的精神力量,也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借诗歌的温度与色彩,为今年画上一个美妙的句号。

—— 临港当代美术馆副馆长 王馨宁

 

临港当代美术馆副馆长王馨宁致辞

 

临港理论研讨会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和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多年合作的美好成果,也是我们一直悉心维护和推广的文化品牌。当代诗歌和诗歌理论研讨走进美术馆,用视觉艺术的方式重新呈现当代诗歌,这是很有意义的城市文化创新实践。如何应对当代社会的变化,如何面对未来不可知的挑战,这是当代文学、当代艺术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

徐锦江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院长徐锦江在线上致辞

 

宋醉发、陶泥、默默、严力、车前子、李艳丽、孙孟晋、梁志伟、武眉凌、Miguel·Sazatornil、王轶琼、李斌、大弓一郎、张闳等艺术家、评论家、学者分别进行了发言。

 

(下列摘录按发言顺序排列)

 

 

于当代诗人而言,如果想让“诗意”的表达在读图时代冲破文字的局限,跨介摄影无疑是一种值得探索的创作向度。

—— 诗人、摄影师 宋醉发《谈当代诗人跨介摄影的三种创作向度》

 

 

我觉得从艺术本身来说,最好不要跨界。一辈子做一件事,才能达到极致。跨界因人而异,创造出好作品才是我们最重要的事!

—— 诗人、音乐人 陶泥《独立的内容,融合的形式》

 

 

在西双版纳和香格里拉生活,你会慢慢感觉活成了一棵芭蕉树或者一朵格桑花,一片悠悠的云或者一股清澈的山泉。

—— 诗人 默默《幸福的人都是美人》

 

 

跨界的说法在近几年很流行,事实上那是自古就存在的创作现象,诗、书、画同源也是我们的传统。一个人的多种作品集中起来看,都是其价值观的体现,它们是一个整体。诗意是灵魂包含在各种事物里面。我们更在意流动在社会运转中的活的诗意,这在未来也不可能改变的,是永恒的。

—— 诗人 严力《第五届临港理论研讨会发言》

 

 

诗是一首一首慢慢写出来的,就像积德,不能着急。写诗是向虚无行善,它又像与人间交恶。

—— 诗人 车前子《诗画两段》

 

 

绘画等艺术创作活动,并不是“艺术家”的专属。日本全社会对于高龄人群的关注,以及在“高龄艺术”政策上的致力,让我们看到了勃勃生机。这种由大众建构起来的“当代艺术”,会让大众生活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Creative Aging 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日语翻译家、学者 李艳丽《Creative Aging(创意年龄)与当代艺术在日本的开展》

 

 

跨界艺术,绝非两个领域或多个领域的平行创作,它首先是打破学科的界限的。对我而言,无论是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还是鲍德里亚的跨界写作,都是因为预感到碎片化时代的到来。

—— 文艺评论家、诗人 孙孟晋《跨界艺术》

 

 

我在第五届上海临港当代诗歌研讨会首次推出我“特立独行”独创的“脊形诗体”诗画作品。自由诗不能再无序“自由”下去,应该回归古典。既用古典诗的炼词造句笔法,用现代派艺术的思维,描写当代生活、当代人的心灵世界。从另外一种角度谈“脊形诗体”诗画作品,这应该是“新汉俳句"诗体的一种变化、创新,延续、发展……

—— 上海著名诗人、古玩收藏鉴定家 梁志伟《诗人本是跨界的文学思想者》

 

 

我的人生,主要是和山水对话。我深信,无论是新闻、散文还是新媒体,只要不泯灭自己的赤子之心,都能够做出诗意;只要看护好自己的赤子之心,就不会远离诗歌。我们的诗歌、文章不仅仅是纸上文字,还可以呈现出多样的形式,与大众更直接更快捷地沟通。我以为这是大势所趋,是有历史意义的跨介。

—— 记者、作家、诗人、策划人 武眉凌《一直在跨界的武眉凌》

 

 

当代艺术每天都在创造,它是这一代人的艺术,每一个当代艺术博物馆都是一个创造性的例子,因为它构思并塑造了我们对当代艺术本身的想象, 开拓了我们对未来现代艺术理解的视野,以及这一路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显示出当代艺术没有确定性或独特性的真理。

—— 西班牙作家 米格尔·萨撒托尼尔 (Miguel · Sazatornil)《当代艺术博物馆:全球⽂化城市的基本元素》

 

 

手是人的第一生产力,“手诗”是这个生产力的衍生品。诗在手上只是一种假设,并不是故意制造诗意,不撒娇。用手势表达诗意,或者让手变成手上装置的整个系列作品,让“手诗”变成了新形态的诗。

—— 当代视觉艺术家 王轶琼《手诗》

 

 

音乐和诗歌都是运用联觉表现手法较多的艺术,音乐带给我们启发:一方面诗歌创作的主观意识比较强,要敢于放飞自己;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诗歌表现的内在逻辑,考虑诗的表达的准确性。

—— 诗人、小提琴手 李斌《艺术本无界》

 

 

诗的“跨界”,本质还是诗人的“跨界”。诗人的“跨界”,是突破困境的一种尝试。因此,“跨界”,是诗人的“求生”手段(而不是谋生)。诗人的“跨界”,它不一定会构成诗人完整的生物系统或称为艺术气候,也不一定可以解决诗人的困境。但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努力。

—— 诗人、画家、音乐人 大弓一郎《“荒岛”语境下的诗的跨界》

 

 

“跨界”,首先就是对界限的漠视和擦除,是艺术形式本身就不受既有界限的影响。现代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打破既定边界的创造性的行为。诗人和艺术家就是漂移在各种限定空间的漫游者。

——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闳《关于“跨界”艺术的提纲》

 

 

 

 

 

研讨会现场

 

第五届中国当代诗歌临港理论研讨会结束后,主办方又举行了《诗的进行时——中国当代诗歌研究》新书发布会。

 

《诗的进行时——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新书发布会由本书主编张瑞燕策划主持,诗人严力通过视频从纽约发来问候,祝贺凝聚着四届临港理论研讨会理论成果的新书结集出版。诗人郁郁、铁舞,诗学专家潘颂德研究员高度评价了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主编张瑞燕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

 

新书发布会

 

从精神角度讲,我相信研讨会的目的就是反省时代的过去时,并讨论如何坚守个人对诗歌精神的信仰。我以为在任何大潮中,生命价值观的选择,始终是个人面对生存时的自我文明程度的界定。研讨会参与者们的专业方面和愿望必然是有差异的,如何包容以及包容到何种程度也是值得探讨的,因为某些文明底线是坚决不能往下挪动的。这本合集是所有参与者有启发性的发言以及互相脑力碰撞后的收获。让我们为诗歌精神传承的纯粹性干杯!

—— 诗人、艺术家 、五届临港理论研讨会顾问 严力

 

《诗的进行时》,实际上是一场场有主题有深意之活动的发言-研讨,和时达四年的追寻与探究:关于百年新诗、历史沿革和今后愿景的有机集合、有效呈现。这是上世纪“新诗潮”乃至新世纪以来,上海诗界携手全国诗歌批评与学界,颇具诗学理论和关乎诗歌内核探究的一部文论集。该书的实证、学理和就诗歌的创作、评论相向而行的同步性,使此书具有了现场感的即时性,气息和动态的触摸感。

—— 诗人 郁郁

 

《诗的进行时——中国当代诗歌研究》这本书围绕中国当代新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走向和出路、城市诗及其创作、中国当代新诗的转型等重大诗歌理论问题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讨。论题集中,所收论文大多探讨深入,极富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推动当前新诗理论批评、新诗的阅读、欣赏、评论和创作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潘颂德研究员

 

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可能的世界。它决定于我们“可能的生活”。“可能的生活”出自于创新,光有勇气是不够的,要从事物本质属性的“全局性”角度去看问题,未来的属性也许已经发生在当下了。

—— 诗人 铁舞

 

临港理论研讨会是对中国诗歌的当代现象进行及时性总结和梳理的一次高峰论坛,既是一次对中国诗歌现代化进程的回顾与梳理,更是一个对中国诗歌现代化探索的未来展望。当代诗人不仅要努力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也要深刻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诗人的天命就是要思考人的诗意存在,要直面当下此刻正在进行中的当代生活。

—— 五届临港理论研讨会总策划、

《诗的进行时——中国当代诗歌研究》主编 张瑞燕(瑞箫)

 

现场嘉宾认真阅读新书

 

今天是2021年的最后一天,理论研讨、诗歌朗诵加民谣弹唱,我们用一个美好的诗歌聚会来迎接2022年的新年曙光。

 

陶泥现场弹唱

 

诗意是一切当代艺术聚焦的核心。“诗的跨界与跨介”是对当代诗意的最好诠释。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当代诗歌的创作和研究,深入思考当代诗歌精神,更要学会使用各种新媒体、新载体更有效地传播优秀的当代文化。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更有创意的方式使得那些具有重要精神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的当代文化作品流传得更广泛、影响更深远。如今,当代诗歌和诗歌理论走进了美术馆,诗歌结合音乐、摄影、绘画、装置等多种当代艺术传承表达,运用全新的视觉艺术重新呈现当代诗歌的方式,不啻为一次意义重大的城市文化创意实践。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张瑞燕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