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评论 > 文学评论 >

浅析长篇小说《校花》的语言艺术

时间:2017-07-14 12:13来源: 作者:义勇 点击:
这部小说 语言流畅,朴实,自然。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比比皆是。既便是己经习惯的成语俗语,经过作者的修饰,也变得丰富多变,绝无呆板的雷同和机械的重复;表达方式丰富而多变,绝无统一的模式。这就是文采的丰富美。
浅析长篇小说《校花》的语言艺术

                                                                                               义勇
      优秀的小说既要讲求思想性,更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感染力之强弱与否,反映的是小说的艺术价值的高低。只有艺术感染力强的小说,才能打动读者的心,才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受到出版商的青睐和肯定。
             而衡量小说艺术感染力强弱的标准,就是看小说的文采,也就是看小说的文学性。所谓文釆,本指事物具有错杂艳丽的色彩,现多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典雅艳丽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色彩和风格。这是一个范围很广,涉及面多多的艺术修养。体现的是作者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力。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文采主要通过其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文釆之精彩就体现在语言的精心运用上。探讨小说的写作技巧其实就是探究作者驾驭,使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就是说话。是美化了的口语和成语。汪曾祺说,语言映照出作者的气质和全部文化修养,思想和语言之间没有中介,这是深入骨髓的深刻。说语言的奧秘在长短句的搭配,语言之美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其实,更透彻的说是语言与内容形式天生的內在联系。说好的语言不可分割,实则说对了一半。高境界的句子,段落亦如黄金,再怎么分割点点片片仍是黄金。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等比比皆是。
    
语言是小说的血液。小说的语言不是追求华丽,优美,而是要自然,朴素,准确。
     叙事是小说金字塔的塔基,叙事之上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营造的意境立意直达小说金字塔的塔尖,亦即人灵魂的府邸。小说是叙事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更是思想的艺术灵魂的艺术。
          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是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叙事语言成了小说的主体语言。
因为是第一人称,作者叙述了“我”所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大量的人和事。
     小说第十三章章讲的是“我”与霍国强,罗娟英,钱君英等人去张家湾赶集,在霍国强姥姥家吃饭,听姥姥讲历史故事。“我”帮他们家杀驴,“我在社会上得到了不少,尤其外校玩闹,社会上玩主,都知道北苑学校有一个人一刀杀死一匹军马。
     故事情节简单,却记述很详细。从去赶集的路上,写到赶集的场景,写到在霍国强姥姥家的活动,写到“我”帮他们家杀驴的经过。写到此后“我”的名声大振,在一些社会上的小混混面前,“我”成了谁也不敢招惹的英雄。
描述之细,可见作者叙事语言功力之强。几十年后再回忆过去的往事记得如此清楚,令人佩服。这也印证了小说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的正确。作者如果没有那样的亲身经历是写不出那样的场景的。
话又说回来,世人皆云:"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此话不假。但问题是,小说到底是要偏向于生活描写,还是"乘物以游心",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的一大问题。在这一章细致的生活描写中,作者,乃致于小说写作爱好者,可不可以进一步的去思考"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的道理呢?是不是应该去思考"乘物以游心"是什么含意呢?我没有答案,因为我也在思考。我知道有这样一句话:作家的观察力不是"摄影",而是能够引起作家共鸣而又经过作家透明理解的那些观察,才能使作家创作出非常真实、生动、能够表现社会面貌的优秀作品。
这部小说里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见事不见人。叙事多,写人的思想和活动少。对于小说的整体故事而言,似乎不够紧密贴切。节奏似乎也有些缓慢。我这样说,似乎对作者有些苛求了。虽然这不是一部以故事情节惊险曲折来吸引读者,但读者仍然更急切关心小说人物的情感和命运如何发展呀!小说的故事情节节奏是要讲究的。该急的地方要急,该缓的地方要缓。故事情节进展缓慢,拖沓。是不大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吧?有的叙述可不可以简略一点呢?太繁了读者会烦。
叙事是塔基,描写是通往塔尖的捷径。从这个层面上说,描写是小说的生命线,没有描写就没有小说。这是小说与故事在形式上的区别,也是在灵魂上的区别。故事的本质是说事,小说的本质是说人。前者是事情的过程,后者是挖掘放大人真实的灵魂。
小说需要叙事语言,更需要描写语言。既需要心理描写,也需要环境描写,细节描写。
在第四章里,作者细腻的笔触对人物的动作的细节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第二天中午放学罗娟英叫住我,她在座位上慢慢地收拾着铅笔盒,把书放入位子里,看座位旁的几个同学都走了,小声对我说:作文刚才没发给你。她低着头把作文递到我手里,说:忘了跟杨英说了,中午一点你过来帮我出黑板报好吗?最后一句话声音更小,她把一只腿先伸出位子,然后侧身站起来,眼睛看都没看我一眼,只跟擦黑板的李小燕打了一声招呼就消失了。我看着李小燕把最后一点擦完,刚想说话,她说:你怎么还不走,我该锁门了。她的话让我欲言又止。
一个真诚,可爱而又羞涩的女孩。
在第六章作者对环境作了这样的描写:割麦子全在太阳底下,没处躲没处藏,麦芒蜇人,麦茬刺人,麦秆上的土和蹚起的土呛人。土落在皮肤上,和汗混在一起,痒得火烧火燎,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机会太少了
总体说来,这部小说的叙事语言有可取之处:而描写语言似乎还欠缺一点。在个别地方,语言上的拉杂漏洞,甚至逻辑不清的情况也有出现。
这部小说的京味语言,特别是人物对话的口语化语言,的确是这部小说的特色。
小说语言的最大特点是口语化,如能吸取散文语言的自然,诗歌语言的精炼,新闻语言的简洁,法典类文体语言的精确,并将其它文体之长集大成的融为一体,那么更为强大完备的小说语言,也便会像骏马配好鞍配好跑道配好骑手一样地为内容形式提供更大的能量与动力,以更快更高更强的姿态君临作品灵魂的目的地。
    
这部小说 语言流畅,朴实,自然。口语化,通俗化的语言比比皆是。既便是己经习惯的成语俗语,经过作者的修饰,也变得丰富多变,绝无呆板的雷同和机械的重复;表达方式丰富而多变,绝无统一的模式。这就是文采的丰富美。
     这部小说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灵活自由地变换句子的长短和结构,相当到位,不仅将环境与故事情节,与小说人物的心情紧密结合在一起,更使读者在阅读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文采的错落美。
      文釆之精彩,追求的是娴熟,考究的运用语言,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作者的思想,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去表现符合人物身份与阶层的语气与语言习惯,才会写出一部优秀的作品。而这考验的是作者的语言文字功力。说得更深一点,精彩的文采,只能出于有较强写作能力的作者手中。 语言是作家最基本的修养,是作者作家的分野,也永远是小作家大作家立见高下的分水岭。
(责任编辑:王丁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义勇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07-05 09:07 最后登录:2017-07-26 08:07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