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人人杂谈 >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文学奖吗?

时间:2015-10-06 12:42来源:凤凰文化 作者: 点击:
关于诺贝尔文学奖,这里有一些你想了解的小问题~ 诺奖有提名吗?热门候选人从哪儿来的?有谁曾拒绝了诺奖?诺奖委员会也重男轻女吗?哪些文学奖和诺奖沾亲带故?……诺奖是世界文学奖吗?

有没有作家被授予过多次诺贝尔文学奖?

并没有。

有没有作家共享同一届诺奖荣誉?

这个有。诺贝尔文学奖总是单独颁给一位获奖者,这与文学创作的独立性有关,迥异于物理奖、化学奖颁给几位合作者的情况。2名获奖者分享诺贝尔文学奖的情况只发生了四次,最近一次是1974年。

1904年:法国作家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西班牙作家何塞•埃切加赖

1917年:丹麦作家卡尔•阿道夫•盖勒鲁普&丹麦作家亨利克•蓬托皮丹

1966年:以色列作家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瑞典作家内莉•萨克斯

1974年:瑞典作家埃温特•约翰逊&瑞典作家哈里•埃德蒙•马丁逊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次数最多的作家是谁?

这是个好问题——事实上没有人知道。

这要从诺奖的评选流程谈起: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2000人。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作家协会主席。

次年4月,评选委员会经过调查后,选出15~20名初步候选人。每年5月委员会决定最终5名优先候选人。再经过几个月的阅读、讨论,瑞典文学院将在10月中投票选出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然而,关于诺奖提名名单,却有“50年不公开”的有趣规定:委员会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外,候选人的名单都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每年可能出现的各种传说,说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其真实性必须50年后才能得到验证。目前诺贝尔奖官网所公布的提名名单更新到了1965年,这意味着想要知道“截止到2015年入围提名次数最多的作家”,我们要等到2065年才能得到确认。

 

那我们乐此不疲讨论的“热门候选人”从哪儿来?

这没准儿。可以翻墙的同学欢迎登陆Ladbrokes博彩网站——每年诺奖揭晓前,博彩行业都会开出盘口,在网站上列出诺奖的热门人选。博彩业每年开出的人选名单中,基本都包括了当年的诺奖得主,至于博彩业的人选名单从哪儿来…暗中交易?买通评委?外界是不得而知的。

话说,博彩网站上挂出的名单里,总是包括了真正的得主,只是排名相对靠后。诺奖有趣之处在于,真正的得奖者往往不是最受瞩目的那位。1978年,英国作家格林汉姆•格林和犹太作家辛格竞争诺贝尔文学奖,当时格林很有名气,辛格的作品因为语言小众而少有人知,而最后得奖的却是后者。因此,与其孤注一掷,不如借此机会了解更多作家和优秀作品。

 
 

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遗作?

193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瑞典诗人埃里克•阿克塞尔•卡尔费尔德。他生前曾多次被提名获奖,最后终于在去世当年如愿以偿。死后被追授诺贝尔奖的还有1961年和平奖得主达格-哈马舍尔德,他是第二任联合国秘书长,瑞典外交家。1974年之后,诺贝尔基金会规定,原则上不能颁给已经去世的人。

 
 

瑞典学院自己的候选人怎么办?

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特殊问题就在于:如果候选人本人就是瑞典科学院的成员怎么办?事实上,过去六名瑞典得主都是科学院的成员,其中不少人显然是反复推辞,一位获奖者是在死后才接受的这个奖项。1974年两位分享诺贝尔文学奖的成员都是瑞典学会成员,引发了很多不满的声音,此后就再也没有在任的瑞典学会成员获奖了。

 
 

诺奖休止符

诺贝尔文学奖于1914、1918、1935、1940、1941、1942和1943年间七次未能成功颁发。除却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935年的停颁自有理由——由于委员会成员意见分歧无法达成决议而停颁,这自1901年以来还是首次。

诺奖委员会有言:“如果没有一部作品能够彰显足够的重要性与价值,那么今年的奖金会被保留到明年;如果第二年也未能达成共识,那么奖金将会被归入基金会有限的储备中。”

 
 

对诺奖,其实他们是拒绝的

帕斯捷尔纳克:

1958年,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表彰他“对现代抒情诗歌以及俄罗斯小说伟大传统做出的杰出贡献”。

然而,没几天,苏联的《文学报》、《真理报》先后发表《国际反动势力的挑战》、《围绕一部文学毒草的反革命叫嚣》,将其代表作《日瓦格医生》定性为 “对社会主义的诬蔑”,帕斯捷尔纳克也因此被开除出苏联作家协会。为此,他不得不妥协,发电报给瑞典文学院,同时也给当时的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信,表示“本人拒绝诺贝尔奖,请不要剥夺本人的苏联国籍”。

萨特:

在诺贝尔文学奖受到“欧洲中心论”批评的同时,在西方其实也有人拒绝过此奖——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萨特就是其中一位。瑞典皇家文学院把196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萨特,授奖理由是:“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对我们时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年10月22日,萨特委托出版商代表宣读公开声明:“我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当我创作我的作品时,我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奖赏,诺贝尔奖并不能对它增加什么,相反的,它反而把我往下压,它对那些找寻被人承认的业余作家来讲也许是好的。”

 

折桂不在年高?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平均年龄为65岁,其中最年轻的得主为英国作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主要著作有儿童故事《丛林奇谭》,1907年获奖时仅42岁;最年长的得主是88岁获奖的多丽丝•莱辛,于2007年获奖。

 

首位获奖女作家是“尼尔斯之母”

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在190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首次获奖的女性,也是第一位获奖的瑞典人。她的名字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然而她的代表作在我国却家喻户晓——《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也是1901年文学奖设立至今唯一一部获奖的童话作品。目前,瑞典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以尼尔斯的名字命名的。

 
 

女性离诺奖有多远?

用数据说话:文学奖迄今为止的111名获奖者中,仅有13位为女性。“重男轻女”要被吐槽?然而相比诺贝尔奖其他奖项的男女比例,文学已经好多了——除去和平奖获奖女性多达15人外,物理学奖2人、化学奖4人、医学奖10人的事实,是不是有点儿哇塞的感觉…

 

其余12位获奖女作家分别为:

格拉齐亚•黛莱达  意大利 1926年获奖 获奖作品《邪恶之路》。

西格里德•温塞特  挪威 1928年获奖  获奖作品《新娘—主人—十字架》

赛珍珠(珀尔•布克)  美国 1938年获奖 获奖作品《大地》

列拉•米斯特拉尔  智利 1945年获奖 获奖作品《柔情》

奈莉•萨克斯  瑞典 1966年获奖 获奖作品《伊莱》等。

内丁•戈迪默  南非 1991年获奖 获奖作品《七月的人民》

托尼•莫里森  美国 1993年获奖 获奖作品长篇小说《苏拉》

辛波丝卡 波兰 1996年获奖 主要作品诗集《结束与开始》等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 奥地利 2004年获奖 获奖作品《钢琴教师》

多丽丝•莱辛  英国 2007年获奖 获奖作品《金色笔记》

赫塔•缪勒  罗马尼亚 2009年获奖 获奖作品《呼吸钟摆》

 

弗洛伊德曾入围文学奖提名?

没错,就是《梦的解析》的那位——作为精神分析理论的开创者,弗洛伊德曾连续12年被提名诺贝尔医学奖。在1929年,医学奖委员会对弗洛伊德的成就进行了深入评估,认为其研究在当时尚未有足够的科学依据与应用价值,不予授奖。

然而,少有人知道,弗洛伊德自幼热爱文学,写的一手优美的散文,并因此而于1930年获得“歌德文学奖”。弗洛伊德四个著名的患者故事《少女杜拉》,《小汉斯》、《鼠人》和《狼人》,不仅仅被视为科学著作,而且也被视为一种文献,语言和文学创作的新的文学类型。

罗曼•罗兰与托马斯•曼,作为1915年、1929年的诺奖得主,曾于1936年向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弗洛伊德,弗氏甚至还进入了最后的竞争者小名单。

 

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

诺贝尔奖一直都有意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任何事都会有意外,诺奖也是如此。二战中的风云人物——铁血宰相丘吉尔,差不多就算得上迄今为止诺贝尔文学奖最特殊的得主。

二战结束以后,丘吉尔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落败,走下政坛的他开始规划《二战回忆录》的写作。此时,他已七十有余,而且经济并不宽裕。为了维持生活,他甚至不得不向出版社预支稿费。

最终《二战回忆录》大获成功,195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这样说道:“一项文学奖本来意在把荣誉给予作者,而这一次却相反,是作者给了这个奖项以荣誉。” 这一耐人寻味的颁奖词, 似乎颇有先见地回应了之后人们对“政治入侵文学”的非议。

 

非虚构类作品的逆袭

根据Ladbrokes,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最大热门是白俄罗斯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是一名女性,来自前苏东国家……这在近年来追求“多样性”的诺奖委员会看来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是有一件事却值得所有人关注:她的作品都是纪实性作品,换言之,非虚构类作品。

上一本非虚构类作品获得诺奖已经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了——1953年丘吉尔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获此殊荣。20世纪以来,文学界一直对纪实性作品存有偏见,认为“纪实作家是二等公民,是文学界的埃利斯岛(曾长期为移民进入美国的检查站)。我们不愿进入它的世界”,“非虚构类——那是什么玩意,那不过是我们早晨喝的劣质饮料。它没有任何意义。”

但是事情并非一直如此,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蒙森的《罗马史》这两部大部头的历史著作都曾分别于1950和190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每一种文学作品都有着自己对形式的追求,纪实类作品也绝不例外。或许,乘着多样性的东风,优秀的纪实类作品会重新回到诺奖的舞台。

 

优秀作品会因语言翻译问题在评选中吃亏吗?

首先不谈图表内容,先从语言说起。有人或许认为“入围诺奖的作品都须有瑞典语译本”,于是这就为许多语种的作品跨出国门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其实,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一批能讲13种语言的院士评判颁布的,但是遇到不会说的语言,他们还是得去找个翻译。

不可忽略的是,文学终归有不可翻译的部分。虽然蕴含在内容里的观念、情感等可以跨越民族、文化被人接受理解,然而语汇、文法、结构,如果没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便会有晦涩难懂之感。翻译中文化价值的丢失,是文学作品走出国门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再返回上面的图表不难发现,获奖群体中,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作家占了一大半;罗曼语族与日耳曼语族共同构成的西欧语言,在获奖者中占了压倒性优势。这些语族主要包括上述的德、法、英、意、西等,以及丹麦语、冰岛语、挪威语等北欧语言。而这些语言与诺奖颁奖单位使用的瑞典语无疑最为相似,因此,文学奖获奖者主要集中在与瑞典语言、文化更为相近的欧洲绝非偶然。

当然,语言文化只是文学作品的一个因素,西欧语言之外的获奖者也不占少数。然而不得不说语言属于结构性障碍,这就导致辞藻华丽的文字相对难以当选,结构精巧、内容新奇、有思想性的作品才有机会,比如帕慕克《我的名字叫红》、高行健《灵山》以及莫言的小说。

 

为什么没有更多的美国人赢得诺贝尔奖?

自从1993年托尼•莫里森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美国作家荣获诺贝尔奖。今年菲利普•罗斯和乔伊斯•卡罗尔•欧茨都是各大赌坊诺奖盘口的常客,而且也不乏呼声,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被人看好。这其中原因何在呢?1930年诺奖得主辛克莱尔•刘易斯的获奖感言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这是诺奖1901年创立以来第一位获奖的美国作家。

他认为,自从惠特曼与马克•吐温以来,美国文学就已经停滞了。电影和建筑才能得到人们的严肃对待。大部分吸引到人们关注的作家要么以赚取眼泪为能事,要么以歌颂美国为业。而刘易斯这样的文化评论家则直言不讳地说,美国“还不是一个足以产生满足人类最深切需求产物的国家,美国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雕塑家或画家必须孤独地工作,生活在深深的疑惑中,无法真诚地表达自己。”

当然,他也相信美国的文学已经走向成熟,甚至点出了一系列未来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作家,其中他“预测”成功的就有尤金•奥尼尔、威廉、福克纳和欧内斯特•海明威。在刘易斯之后,又有10名美国作家荣获了诺贝尔奖,对于欧洲知识分子眼中“新生、野蛮、粗糙”的美国文化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刘易斯当年的悲观评论虽然意在衬托美国的进步,但是今天这似乎却成了某种“反对美国文化霸权的象征”。比如说2008年瑞典科学院秘书贺拉斯•恩格达尔说“美国太封闭了,太不合群。他们翻译的作品不多,而且也不参与文学的大讨论。这种态度大大限制了他们。”这种论调在欧洲知识界并不少见。这种偏见或许并不公正。就翻译而言,美国有6000万人熟练掌握至少一门英语以外的语言,那么翻译对他们又有什么益处呢?但偏见就是偏见,可能错误却会真实地影响人们的选择和评价。

菲利普•罗斯是呼声最高的美国作家,但在诺奖评论中,人们最常给他的评价就是“非常流行,但也有很多人讨厌他”——同样得到这个待遇的还有村上春树。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或许会有种种不足,但若是因为对后来居上者的不满,或者为了不引起这些人的强烈反弹而将罗斯和村上略过,那大概恰恰是无比令人——尤其是刘易斯——惆怅的吧。

哪些文学奖和诺奖沾亲带故?

世界范围内,还有这些文学奖项值得我们关注:

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国际著名的文学奖之一,由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及其所属期刊《今日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 Today)设立,每2年颁发给一位作家,被称为“美国的诺贝尔奖”。马尔克斯、米沃什,包括中国作家多多,都曾经获得此奖。

卡夫卡奖:卡夫卡奖被视为捷克所颁发具全球重要性的的文学奖项,同时也是今日最富盛名的文学荣誉之一。卡夫卡奖曾经数次与后来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重叠,这包括有2004年奥地利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以及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2006年时,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成为亚洲首位获奖的作家。2014年5月27日,2014年度弗兰茨•卡夫卡文学奖公布获奖人选,中国荒诞现实主义作家阎连科获奖。

耶路撒冷文学奖:以色列所设立的国际文学奖项,表扬为人类自由而战的作家。首次颁发在1963年,每两年颁发一次。许多得主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著名得主:略萨(1995),桑塔格(2001),村上春树(2009)。

龚古尔文学奖: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每年11月颁奖。著名得主有:马塞尔•普鲁斯特(1919),玛格丽特•杜拉斯(1984)。2014年的诺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凭《暗店街》于1978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

布克奖:当代英语小说界的重要的奖项,只授与英联邦或爱尔兰的作家。布克奖与诺贝尔奖一样,每年颁发一次,只颁予仍在世的人。通常获布克奖的作家皆会得到国际的推崇与肯定,也有一些作家同时获得诺贝尔奖。著名得主:奈保尔(1970),威廉•戈尔丁(1980年获奖,同获过诺贝尔文学奖);扬•马特尔(2002,代表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

 

诺贝尔文学奖是世界文学最高成就奖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或许需要加个定语——“欧洲人眼中的”。

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不是一场独立而纯粹的文学盛宴。如何整饬蕴藏在多种民族文化、价值观与语境之间的博弈,无疑是一项世界级奖项需要正视的问题。虽然诺奖评选标准中指出,“从一个理想的角度衡量最优秀的作品”,而这显然并不受国籍、地域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且自1978年以来,委员会明确表示希望更多非欧洲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作家得到荣誉与鼓励——这些都在彰显着诺奖的开放态度。

然而,距离欧洲中心论的彻底破除尚需时日。诺奖委员会评委恩格道尔曾有言:“尽管每一个发达文明中都有强有力的文学,但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是,欧洲依然是世界文学的中心,而不是美国... 文学这件事,是地区分布不平衡的,它有时就像粉刺,爱在哪里长就在哪里长,你不能控制它。”据统计,在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有72%来自欧洲国家,16%出自北美,而其他地区的得主仅占12%。诺奖评委在获奖者的选择上,仍会自觉或不自觉表现出对欧洲作家的青睐。这样的选择是怎样形成的呢?

首先不妨从文学本身出发。文学有其必然不可译的成分——无论是语汇、文法、结构,还是民族语言中的双关、隐喻、典故,都使阅读和翻译面临着鲜明的挑战,如果没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便会有晦涩难懂之感。诚然,瑞典文学院的院士不乏语言天才,大都精通几门语言,但用英、德、法等欧洲主要语言之外的作品若要受到评委的青睐,恐怕得先要有好的译本问世。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获奖的文学类型——词藻华美却难以翻译的文字,或许就难以匹敌那些以精巧结构、深远意蕴取胜的作品。

由于历史、地理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诺奖评奖中还隐隐反映出西方文学传统在当今社会冲击下自寻出路的倾向——为“理想的角度”下的文学找到陌生国度的代言人。

非英语文学在这种夹杂着好奇的青睐之下有些受宠若惊。无论是基于语言还是文化传统,非英语文学如东欧、亚洲文学,在西方眼光的审视下,都不可避免被“建构”——即以一种“神秘文化”的姿态,在满足对“他者”想象的同时,延续西方一贯的话语传统。最熟悉的例子恐怕就是2012年莫言的获奖了,诺奖在给莫言的颁奖词中毫不吝惜地赞美着他对人生境遇中最阴暗方面戏谑地揭示,和漫不经心地摸索出的极富象征力的形象,“各种手工艺,铁匠活,盖房,挖渠,养殖,土匪伎俩——所有这一切他无所不知,无所不写,人世间的一切几乎都被他罗列到笔下” 。我们因中国作家获奖而兴奋不已,回首却撞进了一双双闪烁着好奇之光的瞳孔。

而美国文学就在欧洲主流和“神秘国度”之间长期不尴不尬地悬浮着。自从1993年托尼•莫里森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美国作家荣获诺贝尔奖。曾获1930年文学奖的美国作家刘易斯认为,美国“还不是一个足以产生满足人类最深切需求产物的国家,美国的诗人、小说家、剧作家、雕塑家或画家必须孤独地工作,生活在深深的疑惑中,无法真诚地表达自己” 。这些言论虽然出自一位美国作家之口,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老欧洲对于美国文学的“傲慢与偏见”。欧美两家曾互指对方的文学轻浮粗俗与腐朽沉重,但无疑,美国作品中秉承英语文学的部分被视为沿袭了欧洲文学的传统,而其内生的原创部分(如黑色幽默、黑人文学等)又难以被欧洲主流文化所认同,正是这种尴尬催生了对美国文学难以获奖的广泛讨论。令人欣慰的是,在八十多年后的今日,欧洲也在试图摘下看待美国文学的“有色眼镜”,用一种更符合其宗旨的宏观视野将美国文学包囊进视域之内。

除此之外,政治因素亦是诺奖人选的考虑因素之一,这与诺奖的宗旨也构成了相应的背离。虽然“在瑞典学院的会议里,我们从不谈及政治”,但毋庸讳言,政治在诺奖的天平台上往往扮演着一个审慎的筛选工具角色。阿尔巴尼亚当代著名诗人、小说家卡达莱便是一例。他曾公开表示“我不是一个政治异见者”,这意味着他并不是一个为残酷独裁政府唱赞歌的御用文人,而是在用自己独立的视角审视着阿尔巴尼亚的过去与现在。饶是如此,作为饱享盛誉的阿尔巴尼亚作家,虽然卡达莱自2005年获得布克奖以来就成为了诺奖的热门人选之一,但过去的政治问题仍然是其获诺奖的一大不利因素。

虽说诺奖委员会强调,讨论诺奖人选的国籍与语种分配“毫无意义”,除了文学本身的意愿外,并不会对任何因素有所考量,一贯以文学的优秀与否来评判,而“优秀”一词本身就存在复杂的定义。诺贝尔在遗嘱中写道,他“怀着明确的愿望,希望评奖的时候不要掺杂任何关于候选人国籍的考虑”(《诺贝尔基金会章程》第一节)。这一奖项是为了奖励个人的成就,而不是把作家当作国家或者语言、社会或者种族团体的代表,也不是作为某一性别的代表加以表彰。这一考量显然是深深地受到了歌德与爱克曼对谈的影响,正是在这次对谈中, “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这一概念首次出现了。 “民族文学如今已经不那么重要,世界文学的时代快要来临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使它尽快到来。”而真正的“世界文学时代”,在面临语言、传统等多重因素隔阂的境况下,依然前程多艰。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