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人物故事 >

那年花正红 记铿锵玫瑰唐秋香援巴经历

时间:2017-03-21 10:16来源: 作者:林中梦 点击:
这是一段尘封的历史,是中国援巴过程的一段历史。
那年花正红
记铿锵玫瑰唐秋香援巴经历
 
文/林中梦
 
    题记:翻开页扉,呈现昨日的篇章,十八岁如火的青春,正如花开的艳丽,在部队灿出美丽的芬芳。让我们一起回忆别样的年华,难忘的经历——唐秋香那段援巴的历史。军旅生活的苦和累,于她来说,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一、光荣入伍
 
    1967年我们国家没有征兵。部队的新老交替在这一年停止了,1968年恢复兵役制度,招女兵时,无论从政审、年龄、身高都有严格的要求。而当时部队是年青人最向往的地方。如同每一位女兵一样,黑龙江哈尔滨年仅十八岁的美丽的姑娘唐秋香同样怀揣着一颗报国心和对军营的美好憧憬而光荣入伍。新兵连训练结束后,进入卫生员训练班,后来分配到新疆军区1601工程医院。当时新疆军区1601工程医院专设为巴基斯坦工程兵看病,当时设置在巴基斯坦底河的乌帕尔多,由36人组成。
 
    愿捻家乡一撮土,不爱他乡万千金……这是当年援巴战士心态的真实写照。而我们女兵更加上了一条:“不爱红妆爱武装”。说起当年入选援巴行列,唐秋香的自豪之心溢于言表。
 
 
二、行路难
 
    遣派去巴基斯坦医疗小分队由戴学礼副院长和关春振所长带队,先头部队是男女共30人。接到援巴任务时,报名人员需打报告,有个别人甚至写了血书,表决心,部队的人员争先恐后报名,在那年代,援巴部队是最危险最受锻炼的地方,援巴部队是军之骄子,受人尊敬。而作为女兵的唐秋香,更是集温柔、美丽和战士的粗犷、威武、秀丽于一身,堪称军营铿锵玫瑰。在选拔人员过程中,唐秋香成为被选拔对象,并作为先遣部队30人打前站,负责平整土地,挖蓄水池,搭帐蓬,其任务是一个月时间内,将200人的居住、饮水、生活设施完善好。这200人中包括有机关干部,有后勤保障,驾驶员,炊事班和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实际只有一百多人。
 
    1974年3月27日从乌鲁木齐出发,经喀什,在中巴边境新疆红其拉甫出国,在路途,大伙特别开心,高兴,情绪非常高,一路高歌,出发的第一天,部队人员将绿色军装换为蓝色工作服。因为我国当时的外交政策是不在国外有一兵一卒,因此工人大部份都是没穿军装的部队官兵,援巴的女兵也同样脱了军装改穿蓝色便衣工作服。
 
    当部队到达红其拉甫边防检查站时,由于每个人都有高原反映,有一部分人高山缺氧,出现脉博加快,呼吸困难,头痛等症状。由于缺氧,有一位战友侯爱智同志,她突然晕倒在地。当时她脸色蜡黄,全身冒汗,眼睛紧闭。虽然都有高原反映,看到当时情况,旁边战友迅速拿出氧气袋,帮助侯爱智同志吸氧。而给唐秋香的感觉是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这还是基于她本人的身体强壮素质好。
 
    出境后,走的是由前苏联所修的便道,道路较为狭窄,基本上只能通过一辆车,会车必须提前在宽敞之处等候。上面领导比较关照,单独分配了一辆中包车,同时特意安排技术熟练的老司机王师傅。道路极为险峻,当时左侧是悬崖峭壁,右侧是几十米深的印度河,在这样的路面,路基并不好,特别松跨。在快到老虎口两公里左右,道路更加险恶,右后轮压得路基石块哗啦啦往下掉,最终出现悬空状态。司机王师傅满头大汗,他尽量将车靠近左侧山边,车辆的左侧因与山石接触,刮擦车身丝丝响。由于车身开始倾斜,王师傅大声说:“同志们,你们快一点站到车的左侧来。”右侧的路基太松,车身越来越向右倾斜了。车里的三十人都绷紧了神经,王师傅慢慢往前移,时间一秒一秒地在过,终于王师傅将车开出危险地段。开过去后,因前面还有一个危险地段,王师傅叫所有成员都下车。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路的艰险就展示在眼前,先遣部队下车后快速跑过老虎嘴的。
 
    当到达终点时,王师傅检查车况,车左侧有两道深深的划痕。而跟在后面的生活车。当时就看到前面的车在右倾,触目惊心,已经极度危险,但他们不敢大声叫唤,怕影响司机开车。
 
    类似此种道路险象情况特别多,首次出国姑娘们,这种经历极其深刻地印在脑海里。
 
 
三、战场在医院
 
 
    当我们先遣部队赶到洪扎地区时,条件很差,没有电,没有水,其水源在七八里之外的地方,每天都是天亮起床,忙碌到天黑为止,由戴副院长和关所长带队,从领导和战友看到一种高贵的品质,拼命地干活,不辞辛劳。关所长做事雷劢风行,他每天只说九个字“来来来,快快快,干干干。”这九个字成了全院的口头禅。天天都会听到这九个字。领导就是全院战士的榜样,在干活的过程中,战友之间相互关爱体贴,温馨无比。一天下来,有的战友手上手泡破了,成了血泡,没有任何人叫苦叫累,每天都是有说有笑,忘记了疲劳。到了晚上,腰酸背疼,睡了一晚后,第二天,又是干劲冲天。当时没有任何的娱乐设施,一天到晚就是三步曲,吃饭,干活,睡觉。
 
    每次抢救危得病号时,那种惨状看得心惊肉跳,特别是有些战友,年龄才十五六岁,而这些伤全部是因为塌方,放炮,泥石流,或山上飞下来的碎石,个别严重的,更是血肉模糊。
 
    1975年夏天傍晚,已经下班了,战友们出来散步,忽听到公路上的急救车急呼而来。路上一辆急救车和一辆大卡车,在砂石路上狂奔。这种情形同志们知道又发生重大事故,而1601工程医院本身就是野战医院,对战伤救护和外伤救护都是轻车熟路,每个人都有严格分工,对每次救护都是快速到位,看到救护车来后,抢救小组立即投入工作岗位。
 
    不管是哪个科室,都在时刻准备着,透视的、心电图的、B超的、化验的都在及时准备着。也记不清抢救多少次了,但这种与生命对白,与阎王抢道,救死扶伤,已深深植入工作的责任和使命之中。
 
 
四、1601工程医院的天然血库
 
    由于环境险恶,当时的条件艰苦,医院根本没有血库、血源,而抢救伤员的输血所需的血液更多的是从一百多医护人员身体中献出的。医院每个人工作人员就是献血员,在工作的那段时间中,最少的一到两次献血,最多的高达十几次,其中孙庆风护士献血次数最多。在这其中,女同志献血更多,因为女同志比男同志体力活稍少些。
 
    那天三位危重病人急需输血。当时由唐秋香负责查血型和配血,当工作忙不开时,科室的同志都会主动来帮忙,互相配合,团结协作。其他单位的战友已赶赴医院献血。当血液不够时,就由医护人员献血。那些战斗在第一线的筑路战友洒下的血和汗,更加鼓舞和振憾她的心灵。时间就是生命,整个晚上一直到早上,唐秋香都一直在忙碌着。在那时,由医护人员不停地给三位战友输血,其中一位战友输了一万多毫升的血。基本上将他体内的血液全部更换。而排队献血人员不断增加,为了挽救他的生命,所有医护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包括献血的护士,抽血完后,仍然还在坚持工作。在那时刻,体现的是战友情,是无私的爱。幸运的是,辛苦了一晚,送来的全部伤员抢救成功。这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安慰。由于当时环境较差,唐秋香和同志们一边拿高压锅煮消毒用过的采血器材,又要洗涤刚用过物品,继续消毒。这种节奏一直在延续着。正是这种简单而有效的重复工作,保证了伤病员的安全输血。在国外四年的援巴中安全无差错,完成了高达120000多毫升的输血工作。感谢医护人员的敬业精神,感谢她们辛勤的付出,她们挽救了战友的生命。
 
    而类似这种抢救伤病人的连夜作战工作经常发生,200人的医院一百多医护人员负责一万施工队伍的医疗保障工作。
 
    一百多名医护人员,他们都有一个无私的愿望,挽救生命救死扶伤,他们用自己的血液,浇灌出绚丽的博爱之花,他们用挚诚的心,构筑援巴战友的生命长城。殷红的血液,在输液管里流淌,而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美丽如花,我们赞铿锵玫瑰花,她们是军营之花,祖国之花。
 
 
 
五、中巴亲如一家人
 
 
    在闲时,1601工程医院也经常给村落的巴基斯坦人民看病。有时候,是巴基斯坦人民到医院来,在援巴初期,医院还派工作人员去村庄看病,增进中巴友谊。洪扎王曾带他的家人来看过病。其中有一次印象较深刻的是,医院的外科医生和妇产科医生为巴基斯坦妇女成功地摘除一个三公斤的大瘤子。这件事对巴基斯坦人民的影响很大。让医院得到当地人的好评。村庄的人之所以经常跑来看病,是因为1601工程医院给他们看病时,态度好,而且治疗效果好,病情也好得快。这是因为巴基斯坦村庄基本上没有药,而1601工程医院的青酶素,抗菌素能加快治疗,起的效果也好。所以巴基斯坦对1601工程医院特别信服。
 
    从1968年开始的援巴过程以来,有着太多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喀喇昆仑公路从当时的政治角度出发,是具有战略意义。而在修筑过程中,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不可估量的益处,同时在修筑过程中有不少援巴战友为此献出了自己保贵的生命,更让巴基斯坦人民感受到中国军民的真诚付出,造就了“巴铁”情感。
 
 
六、爱情甜如蜜
 
 
    在那个年代,人的思想特别单纯,当在部队提干后,父亲曾问及唐秋香的婚姻,但秋香很羞涩,拒绝了家里做媒,虽然有人也对她有爱慕之心,有好心人介绍对象。她一心扑在工作和学习上,不想过多的考虑个人问题。其实这一切都是源于家庭的影响,唐秋香的老爸是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的员工,他特别喜欢钻研爱学习,其中飞机制造厂的一个零件就是秋香爸发明的,她老爸荣获飞机制造厂最高职称——八级工程师。因从小受老爸的薰淘,秋香的骨子里就带有那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永不服输的性格。在巴基斯坦艰苦的环境中,她经历岁月的磨练和淬火,坚决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她和她的姐妹们把自己的青春美丽,在绿色军营尽情绽放,为援巴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一直秉承“巾帼不让须眉”、“我要有所作为”的信念,不畏艰苦。在部队生涯里,一直努力工作和学习,在同年兵里,最先入党,最快提干,各方面都想出类拔萃。
 
    说起唐秋香的爱人,她笑了,她的爱人长得很帅,有很多女孩子都喜欢爱慕他。爱人叫王国有,也是援巴战友。王国有是1601工程医院营房助理员,承担全院的发电,抢救伤员平时所用照明等工作。王国有同志为人随和,工作责任心强,在医院人缘好。
 
    由于唐秋香平时在化验室,需要用电时,特别是危重病号时,更需及时供电,所以唐秋香经常需要跑到王国有那儿下达发电要求,全院人都亲切称王国有为“小王”,唐秋香跑过去“小王,要发电了。”发电次数多了,相互之间也有情感的电火花。虽然心心相惜,但他们之间都没有表白,也不善于这方面的交流。加之部队有规定,不许在国外谈恋爱,而唐秋香和王国有都是积极上进,严守规矩的人。渐渐都是大龄青年了,后来还是在领导的关心下,由领导出面,牵线搭桥,于1976年8月1日结婚,结完婚后,按部队规定,男同志继续留在国外援巴,女同志留在国内医院工作,但编制还属于援巴工作人员。当时一块结婚的有四对伴侣。那时的婚姻具有革命传统的特色,但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时光流逝几十春秋了,再看我们当年的铿锵玫瑰唐秋香,戎装独艳光彩发,谈及那段历史,唐秋香笑语飞扬。感谢她为祖国,为人民的付出,她的美丽,是援巴的风景线,是军营的骄傲之花。(此文根据唐秋香回忆口述,林中梦整理完成。新疆军区1601工程医院对外称援巴医院。)
 
注:唐秋香,汉,1950年10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968年4月在新疆南疆军区应征入武,196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9年6月喀什1601筑指医院化验室工作任卫生员。1971年提干正排23级任化验员。1974年3月出国巴基斯坦援外任务至76年6月。1995晋升副主任技师,副教授技术6级,正师职。1995年晋升为高级职称付高,付师职。1995年至96年赴哈密377医院帮助工作任付教授付师职。1999年提职正师技术6级。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林中梦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08-03 23:08 最后登录:2018-06-04 00:06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