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歌词创作 > 中外民歌 >

将古典入门进行到底(7)——亨德尔的协奏曲与管弦乐作品

时间:2017-08-29 23:57来源:未知 作者:刘恩惠 点击:
(7)亨德尔的协奏曲与管弦乐作品 在上一篇中,为大家介绍了一生命运坎坷的作曲大师亨德尔,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亨德尔的作曲风格,同时为大家介绍他一生中所作的几部重要作品。亨德尔的一些经典名著从古至今都是受到听众喜爱的,而作曲家本人也始终受到后辈的
(7)——亨德尔的协奏曲与管弦乐作品  


在上一篇中,为大家介绍了一生命运坎坷的作曲大师亨德尔,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亨德尔的作曲风格,同时为大家介绍他一生中所作的几部重要作品。亨德尔的一些经典名著从古至今都是受到听众喜爱的,而作曲家本人也始终受到后辈的敬重。乐圣贝多芬曾经称亨德尔为“我们之中最伟大的”,“他是所有大师中无可企及的大师”。而对于普通欣赏者而言,亨德尔的音乐也有其独到的特色——既有欢快、明亮而通俗的旋律,也有庄严、壮丽而恢宏的圣咏。 

亨德尔处于巴洛克晚期,所以他的音乐中充满着这个时期特有的明快韵味,某些作品甚至堪称那个领域的巅峰之作。他的歌剧虽然如今上演的机会相对较少,但却是巴洛克同类题材作品中最为上等的创作。他的管弦乐协奏曲与同时期巴赫、维瓦尔蒂的一些作品并列为当时最优秀的协奏曲。而亨德尔的宗教清唱剧,更以《弥赛亚》为代表,成为同类题材中最伟大的作品之一。当然,由于作曲家本身的性行使然以及来自生活压力,另外的不少作品难免会有“敷衍了事、草率而行”的弊端,缺乏思想深度与音乐内涵,但亨德尔的作品却总能够给人一种光彩四射、明亮照人的色调,并将意大利、德国、英国等地不同的音乐传统和创作技巧融为一体。而源自亨德尔大脑的源源不绝的音乐灵感,则更令他的作品充满着灵性的可爱。 

先来谈谈亨德尔的歌剧。作曲家一生所著的歌剧有将近50部,这些作品大多作于他在意大利留学以及英国生活期间。虽然亨德尔并不是歌剧领域的改革者,他更多担负起了继承、发扬意大利歌剧的职责,但由于其良好的音乐创作天赋,加上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得到了众多名师的指点,因此在歌剧领域取得了超乎寻常的成就。起码在同时期的作曲家当中,几乎没有人能在歌剧领域超越亨德尔的作品。可惜的是,这数十部歌剧作品如今能够上演的却不多,因为很多曲谱和剧本早已遗失,只留下了一小部分,且录音资料屈指可数。记得在去年的某个时候,曾经有幸在电视中欣赏到一台国外制作的亨德尔歌剧咏叹调选唱。虽然场景布置和人物服饰都是极富现代感的,甚至连故事情节都被赋予全新的表现手法,但是演员们却演唱着300年前亨德尔编写的旋律。那档节目给我留下了很深刻地印象,流畅而妩媚的旋律充满着巴洛克特有的艳丽色彩,无论是快板还是慢板,都浮现出令人耳难忘的润泽,听完之后感觉意犹未尽。然而第二天当我专门前往各大唱片店,欲寻亨德尔的歌剧唱片时,却落得两手空空,不禁令人惋惜。 

除了歌剧之外,作曲家最受欢迎的作品当属协奏曲以及标题管弦乐,这也是本篇的介绍重点。在这些器乐作品中,亨德尔同样展现出其无与伦比的才华。他的大协奏曲被出版整理的主要有两部——Op.3以及Op.6,前者一共有六首,而后者一共是12首。相比较而言,作于1739年的Op.6更受到人们的好评与喜爱。这套协奏曲是亨德尔在一个月内写完的,而目的也很简单——只是为了在伦敦市内、郊外的公园、花园内演出而作。当时作曲家在英国的境遇已经较为惨淡,他的歌剧已经无法吸引伦敦听众的耳朵。所以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为了能够得到最起码的经济保障,他不得不依靠创作这些大协奏曲来讨得贵族听众们的欢心,以求自己的温饱。虽然如此,但这套作品却充满着浓厚的艺术底蕴,显然并不是作曲家敷衍了事的结果。因此,亨德尔的《Op.6 12首大协奏曲》被公认为与J.S.巴赫所作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并驾齐驱,誉为巴洛克时期最精美的协奏曲之一。 

亨德尔的大协奏曲更多倾向于意大利风格,因为作曲家十分欣赏其中的对比思想。这种对比体现在一组2-4件的独奏乐器(通常是两把小提琴和一把大提琴)与整个乐团的音色形成对比,同时配以大健琴,营造出丰富透明的色调。在Op.6这套作品中,亨德尔流露出他个人内心世界细腻而丰富的情感,同时又借优美而明亮的旋律,将自己对于大自然万物的美好向往与歌颂表达出来。这12首协奏曲每曲由3-6个乐章所构成,每一首作品又有自己独到的风格与特色,譬如:No.1庄严而雄伟;No.2透出田园牧歌气息,No.3充满悲剧色彩;No.12则显出安宁与和谐。其中尤以No.2以及No.6最为著名,也最常被上演。每个乐章的曲式也是丰富多样的,从典型的舞曲到笨重的赋格,有明快悠扬的快板,也有忧郁感伤的片断。评论家们将这些作品的高度艺术性赞誉为“即兴创作的巅峰”,而对于普通入门者而言,亨德尔的这套大协奏曲也堪称巴洛克音乐的入门佳选。 

除此之外,亨德尔的管风琴协奏曲则是他在器乐作品领域的又一套佳作,目前我们可以听到的主要有12首,分别被编入Op.4以及Op.7出版,各6首。亨德尔原本就是一位演奏技巧极为高超的管风琴家,他所作的管风琴协奏曲自然也有很高的水准。虽然亨德尔在英国时主要把创作精力放在了歌剧以及神剧方面,但他对于管风琴的喜爱却始终没有减退。作曲家首创了在神剧演出之前先演奏一段管风琴的习惯,以便在剧场内形成一种肃穆的氛围。一开始只是管风琴独奏,后来逐渐演变为乐队与管风琴一同演奏,既而造就了亨德尔的这些管风琴协奏曲。虽然这些作品的知名度以及受欢迎程度可能不如先前的大协奏曲,但同样也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不过亨德尔最著名的器乐作品不是他的大协奏曲、也不是管风琴协奏曲,而是两部标题组曲——《水上音乐》以及《皇家焰火音乐》,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剖析这两部大作。先介绍《水上音乐》,而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为大家略略带到过这部作品。1714年亨德尔正在英国大施才华,早已把自己的故乡德国抛在脑后,也正在这一年,十分赏识其才华的英国女王安妮去世了。由于女王无后,直到第二年新国王才登基,而新主却是来自德国的汉诺威选帝侯乔治,他也正是亨德尔在德国时候的主人。乔治国王接位后不久,伦敦的齐尔曼林克男爵为庆祝新帝即位,便准备在1715年8月于泰晤士河上举行一个水上游乐会。这种水上夜游是当时英国皇室最时髦、最热衷的夏季活动,而在游览过程中音乐却是必不可少的娱兴节目。亨德尔恰好受命编写这样一套背景音乐,他当时正在忐忑不安中,因为生怕乔治一世国王记恨他当初在德国时的背叛,而受到惩罚,所以接到这个任务后亨德尔十分卖力,很想将功赎罪。到了游览日这天,泰晤士河两岸彩旗飘扬,围观者数以千计,河面上舟帆荡漾,场面尉为壮观。乔治一世的龙船开路在前,旁边则有乘坐着乐团的小船相伴。演奏家们在乐长亨德尔的带领下,演奏着由作曲家精心创作的《水上音乐》,为国王、贵族们的游览助兴。曲目旋律流畅、欢快而热烈,最终的演出效果非常之好,亨德尔因此受益匪浅。 

《水上音乐》与亨德尔的其他器乐作品相比有很多不同,其中采用大量的铜管乐器便是最突出的特点。因为要在露天表演,所以需要整个乐团拥有比较大的音量,因此作曲家刻意增加了铜管乐器的数量,这在当时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创举。在音乐艺术性方面,《水上音乐》曲调新颖,情绪积极、活泼明快,充满着巴洛克宫廷贵族气息。其实根据一些文献的记载,《水上音乐》最早的原始手稿早已丢失,目前演奏的版本主要采用卡尔.莱德利希.克里塞德核定、整理并改编的复原版本。全集共计20首曲子,根据亨德尔前后参加过三次水上夜游的经历,又分为三套组曲。其中第一组曲包括前10首F大调的曲子,第二组曲则包括5首D大调曲子(11-15),G大调的最后四首曲子(16-19)则集为第三组曲。英国指挥家哈蒂则于1923年在20首全集的基础上,选出其中六首编为精选版。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如今我们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水上音乐》唱片版本有很多,但有些是全集版,有些则是精粹版,在选购的时候需要多加留意。 

紧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另一部《皇家焰火音乐》。虽然它与《水上音乐》拥有同等的知名度,但创作的年代却要晚许多,已属作曲家晚期的作品。这套组曲是有历史背景的,1749年4月份《爱克斯.拉.夏贝尔和约》在伦敦签署,标志着“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结束。英国皇室准备用一场焰火晚会来庆祝和平,而亨德尔则受命为焰火表演创作背景音乐。4月下旬,《皇家焰火音乐》首演于伦敦渥哈尔花园,亨德尔亲自担任指挥,而后曲目引起极大轰动,一举获得成功。虽然那场焰火晚会搞得很糟糕——燃放烟火时居然发生了火星飞溅而引发火灾,烧掉帐蓬的意外事件,但《皇家焰火音乐》却永久地流传下来。 

由于在创作前英王要求在这部作品中不要出现提琴,所以我们可以在作品总谱上看到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的数量极其惊人!为了体现出音乐的非凡气势,亨德尔为这部作品编配了24个双簧管、9个圆号、9个小号、三个定音鼓以及12个大管。后来修订时,亨德尔则执意进入了弦乐器。这种大编制乐队的配器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据说首演当天动用了一个百人乐团进行演出,可谓史无前例,由此也可见亨德尔颇具水准的配器功夫。《皇家焰火音乐》由六个乐章组成,整体风格辉煌、壮丽。第一乐章《序曲》篇幅较长,大约有8分钟左右,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慢板和快板。开门见山就给听众一种华美富丽的感觉,气势十分恢宏,然后以传统的赋格开始快板主体,利用乐器之间的对比重叠,表达有活力、复杂的织体,然后又回到慢板。第二乐章是布列舞曲,带有明显德国风格的一首短小精悍、轻松愉快的舞曲,二部曲式,和第一曲有着鲜明的对比,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品。第三乐章副题为“西西里风格的广板”,又被后人称为《和平》,原因自然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安详、和谐的气氛,给人以宁静舒缓的感觉。第四乐章又回到了快板和激情,命名为《欢欣》,仍旧是二部曲式,和标题一样的充满着活力。最后两个乐章都是小步舞曲,曲式是高潮、缓冲、高潮,颇有首尾呼应的创意。如今通常习惯将这两个乐章连续演奏,甚至合并为一个乐章。最后部分是大管与双簧管合奏,终曲在高潮中结束。 

亨德尔的器乐作品是非常吸引人的,所以唱片录音种类较多,他的协奏曲、管弦乐组曲都有很优秀的演绎。一般而言,马里纳指挥圣马丁乐团、加迪纳指挥英国巴洛克独奏家乐团、哈农库特指挥维也纳音乐家协奏团以及平诺克指挥英国协奏乐团演奏的亨德尔管弦乐作品都是很好的选择。管风琴协奏曲方面库普曼担任独奏、阿姆斯特丹巴洛克乐团协奏的Erato版是三星带花级的首选。Op.6大协奏曲的首选版本则是Chandos发行的图罗维斯基指挥音乐合奏团版。好了,亨德尔作品中的协奏曲和管弦乐部分就谈到这里,在下一篇中我们会着重向大家介绍亨德尔的传世之作《弥赛亚》!
(责任编辑:君如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