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文学 > 网络文化 >

IP热潮下的作家众生相——作家岳南

时间:2018-06-15 08:18来源:网络 作者:未名 点击:
上午9点过,马君则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读小说。 曾经,马君则是一名作者,后来加入出版机构博集天卷公司,从编辑做到了总监。写小说,编辑图书,对他来说早已驾轻就熟。然而在去年,他选择了改变,新的身份是致力于影视IP服务的云莱坞实验室

上午9点过,马君则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读小说。

曾经,马君则是一名作者,后来加入出版机构博集天卷公司,从编辑做到了总监。写小说,编辑图书,对他来说早已驾轻就熟。然而在去年,他选择了改变,新的身份是致力于影视IP服务的云莱坞实验室合伙人。

马君则告诉廉政瞭望记者,国内成熟的小说编辑大概四五百人,过去两年间,几乎有一半转型了,转型的方向,都与IP有关的。“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这个外国人都不怎么会用的英文,近年来却在中国炙手可热。马君则认为,不妨把IP定义为“文学潜在财产”。在好莱坞,对“文学财产”的定义简洁明了:可以改编为影视作品的文学作品。

在沙发上读了一个多小时的书,马君则站起来走动了一圈。接着,他掏出手机浏览新闻。当看到由章子怡、王力宏等人主演的《无问西东》票房突破7亿时,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容。

因为题材相近,《无问西东》的大卖,无疑让马君则更加看好正在运作的《南渡北归》的前景,马君则说:“一定会是作者满意的高价。”

《南渡北归》岳南:

对IP既不熟悉,也不排斥

有关《南渡北归》的进展情况,马君则认为有必要与岳南沟通一下。他又看了看表,觉得时间正好。这会儿是上午10点过,习惯熬夜的岳南应当起床了。

电话那头的岳南刚吃过早饭,他的态度还和以往一样:乐观其成,一切随缘。“有些作品是适合改编成影视的,也有些作品并不适合改编。但这并不影响作品本身的价值。”

岳南无疑是一个更偏传统的作家,在IP概念还未兴起时,他便凭借多部作品奠定了自己的文坛地位。岳南出生于山东农家,高考落榜后种过庄稼,当过小学教师,后来进入部队,做炊事员、司务长。因为经常给报纸投稿并公开刊登,才被调到北京武警部队机关搞宣传工作,转业后进入国家机关某杂志社。

当《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作品大火前,岳南便将目光对准了考古领域,相继推出《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等作品。与网络文学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同,岳南将主要的精力花在了考据上。他告诉廉政瞭望记者,自己在创作时,60%的时间用来查阅资料,40%的时间写作。

当岳南将倾自己8年之功完成的《南渡北归》书稿交到出版公司手中时,对方心中并没有多少底气。博集天卷称,他们几乎是带着一种情怀来出版《南渡北归》的,认为这样优秀的作品,理应让更多读者读到。

《南渡北归》是一部描绘抗日战争时期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再现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作品。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当初被认为极有可能曲高和寡之作,却引得洛阳纸贵,销量很快破百万册。

《南渡北归》火爆的程度,有时令岳南都惊讶。有一天,他正在接受人民网的采访,突然接到朋友电话,问他:“你看新闻了吗?刘志军推荐了你的书。”岳南一头雾水:“哪个刘志军?”朋友说:“就是那个落马的铁道部长。”

岳南找出新闻,果然确有其事。铁窗下的刘志军已不复当年风采,他甚至不愿与辩护律师谈法律问题,而是大谈历史人物,并推荐律师好好读一读《南渡北归》。律师离开时,刘志军只请他给女儿带句话:“千万不要从政。”

后来,岳南与刘志军的律师钱列阳见了面,证实了报道属实。据说刘志军对《南渡北归》中的大师们推崇备至,反观自己觉得无地自容。

不过,获得较大影响力的《南渡北归》却一直未能登上荧屏。眼看着IP概念越来越火,好些朋友都替岳南着急,他们算了一笔账:一部差不多与《南渡北归》同时出版的侦探悬疑小说,两者实体书销量差不多。但人家IP运作很成功,影视版权费收了上千万。对这样的算法,岳南不以为然,甚至有些冒火。“虽说知识分子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但总不能开口闭口就一个钱字。”

马君则与岳南是老朋友了,从出版《南渡北归》时就认识。马君则换了一种算法,他以《南渡北归》举例,全套共三册,销量两三百万,就意味着大约有一百万读者。一部影视作品,哪怕收视率平平,也会有好几百甚至上千万观众。马君则还提到《人民的名义》,靠着影视拉动,一年卖出了三百多万册图书。“让更多人关注自己的作品,有什么不好?”

如今的岳南,对火热的IP既不熟悉,也不排斥,更不会随波逐流。“我只会坚持自己的风格写下去。”听说有些作者为了迎合IP热不惜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比如大段的心理描写,纵然再精彩,但荧幕无法呈现,只能改成对话,岳南认为大可不必。“先考虑这个题材自己是否擅长,其他的只能放到第二位。”

“版税王”唐家三少:

行情起来了,所有作者都受益

80后作家张威坐到电脑旁,熟练地敲击着键盘。一个小时后,五千字的文稿完成。且不说情节构思,文章布局,仅仅码字的速度,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堪称“人肉打字机”。

张威日更八千字,每日不间断,一直持续了14年。这样的生活为他累积起数亿元的财富,并让绝大多数人忘记了张威的名字,只知道“唐家三少”。

小人物大逆袭,是网络作家唐家三少惯常讲述的英雄故事,更是他自己成长路径的精准白描。

2004年,IT泡沫被挤破,北京人张威成了失业大军中的一员。“一天早上我经过厨房,看到妻子正默默吃着前一天晚上的剩饭。”张威说这让他无比愧疚。他打开电脑文本,开始写一本叫《光之子》的小说。《光之子》里的很多情节脱胎于他的个人经历,网恋、情书、爱情长跑,一路风风雨雨。

像张威这样的无名小卒,是不会有哪家出版公司花钱买他版权的,唯一的途径便是在网络上连载。网络连载很少用真名,张威就给自己起了唐家三少的名字。据说这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喜欢喝豆浆,总加三勺糖,唐家三少正是“糖加三勺”的谐音。

《光之子》在网络发表后,唐家三少一炮而红。14年来,他先后创作了《光之子》《斗罗大陆》等20部作品。唐家三少已连续六年称霸网络作家收入榜首,年收入过亿已是稀松平常,在业界有“版税王”之称。

名利双收的背后自然少不了巨大的付出。坐在廉政瞭望记者对面的唐家三少,轻轻转了转头,说:“只能扭到这个位置了。”他的颈椎已呈S形,而且是多方向侧弯,这导致他的脖子左右摆动范围只有40度左右。此外,他的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都得了腱鞘炎。

当然,仅仅用勤奋并不能全部解释唐家三少的成功。做图书出版时,马君则与唐家三少便有交集,前不久,他所供职的云莱坞又策划了唐家三少的版权交易周。马君则认为,除了勤于写作,唐家三少成功地把握住了两次机遇,第一次是网络文学,第二次就是IP。

在2014年以前,小说的影视版权费并不高,畅销作品也只在百万元以内。到了今年,已很难找到百万元以下的IP交易。如唐家三少这种量级的人物,版权交易都以千万计数。这也是唐家三少颇为自豪之处,“有一次在论坛上,有人抱怨IP出现了马太效应,资源往大咖身上集中。我说除了马太效应,还有水涨船高。行情起来了,所有作者都受益。”

一名影视圈资深人士分析,IP火爆的背后实则有两大推手,首先是文化产业的繁荣,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大众更有钱进行文化消费。其次便是资本的冲动。资本不仅有逐利性,更喜欢赚快钱。在实业并不好做的背景下,投资影视的赚钱速度绝不亚于股市与房市。买下一个IP,写剧本、找演员、拍摄、上映,整个流程可以在一年多内完成。“且不论盈亏,起码够爽快。若是投资实业,一年多时间厂房都没盖好。”

唐家三少在挑选合作伙伴时,也是异常严苛的。其团队的一名负责人介绍,在影视授权合同中,他们会加上一条——对方可以改编,但剧本必须得到唐家三少的认可,否则不能开机拍摄。大概也只有极少的作者能够让财大气粗的买家如此妥协。但唐家三少是有底气的,他说:“改编不好的话,粉丝不会答应。”其实,坐拥庞大的粉丝群,正是他的底气所在。

马君则说,有人把IP经济视为粉丝经济,甚至说“众人熟悉的东西便是IP”,这些都是有道理的。“IP的魅力就在于这个故事本身是受读者认可,经历过市场检验的。当然,IP影视化不成功的例子不少,原创剧更不乏精品,但从概率上分析,哪一个更保险呢?资本自己会做出判断。”

警察作家九滴水:

在工作中寻觅创作灵感

马君则如今每天除了读小说,就是与作者及影视公司的人沟通交流。“既是策划人,也是经纪人。与作者一起打磨书稿,再推荐给影视公司。”

马君则经手的各种IP很多,《尸案调查科》正是其中之一,该书作者九滴水是安徽的一名警察,真名叫梁淼淼。如今马君则与梁淼淼不仅会交流书稿,甚至还会在微信中切磋如何当好新晋奶爸。

尽管岳南与唐家三少的风格大相庭径,但他们却都是成名日久,在IP热之前便著作等身。九滴水可以算作新锐作家的代表,在IP热的浪潮中趁势而起。

九滴水走上文学之路,有不少误打误撞的成分。他的处女作是打怪升级赚法器的玄幻修仙小说,还曾跟小说网站签约,但却被小说网站“坑了”。正郁闷的他,工作中又被调整了岗位。刚从警校毕业做了两年半刑警的九滴水被单位选中,半路出家当了痕迹检验师。他一度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那时候我就想做刑警,刑警多酷,天天揣着枪。”

不过九滴水最终选择了坚持,而这份工作也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创作灵感。他在天涯论坛的莲蓬鬼话上开帖写自己的刑侦经历,帖子连载了几个月,获得了一千多万的点击。恰好在这时,他又遇到了《法医秦明》的作者秦明。秦明从省厅到基层锻炼,与九滴水共事了一年。两人一开始并不知道对方在写小说,相处一段时间后,才清楚了彼此的“底细”。

秦明成名略早,那时已出版了《尸语者》。在与秦明的交流中,九滴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既然法医可以写,我为什么不能写?我们的经历差不多啊!”

九滴水的《尸案调查科》的影视版权已经售出,自然是一个好价钱。具体金额他没说,只说“比警察的工资多得多。每个月单位发的工资,缴个税都不够。”在近年的IP热中,许多作者与九滴水类似,通过影视版权转让,狠赚了一笔甚至实现了财务自由。但各人的选择却又大不一样,有人辞掉工作,成为全职作者,也有人像九滴水那样,继续待在平凡的岗位上。

九滴水告诉廉政瞭望记者,如今,警察写悬疑推理畅销小说的应该就三个人——雷米、秦明和我。雷米的小说以犯罪心理为切入点,秦明的小说以法医为切入点,自己则是以痕迹检验为切入点,都是各自的本行。

“我很难想象,一旦失去工作,是否会有创作灵感。”九滴水还说,无论赚钱多少,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写书只是副业。尽管笔耕不辍,但他在局里的业绩考核一直名列前茅。

在与圈内朋友的交流中,他们都认为,IP会越来越热,但IP热却要降温。“好的IP会越来越抢手,价格越来越高。但只看名气,不管其他便买买买的情形,注定不会持久。”马君则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郭敬明的《爵迹》,毫无疑问的大IP,结果票房扑街,投资方郁闷不已;另一个是《花千骨》,作者之前名气并不大,但故事十分适合影视化,最终电视剧大火。“最终来衡量一个IP的,还是故事内核。”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