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文化新闻 >

《37度诗刊》永胜“阳光悦读”诗会将于7月8-10举行

时间:2017-06-25 00:40来源:未知 作者:蓝雪儿 点击:
《37度诗刊》诗会是楚雄诗人帕男发起的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第二大诗会。 第一大诗会是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楚雄主题诗会。自2005年举办首届诗会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全国众多著名诗人和全省众多诗歌作者参加过历届诗会。自诗会举办以来诗人们发表了大量的诗

图片1_副本

  《37度诗刊》诗会是楚雄诗人帕男发起的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第二大诗会。

       第一大诗会是“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楚雄主题诗会”。自2005年举办首届诗会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全国众多著名诗人和全省众多诗歌作者参加过历届诗会。自诗会举办以来诗人们发表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诗会对推动全省诗歌发展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被省委宣传部称为“诗歌界的盛会”。
    《37度诗刊》诗会和“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楚雄主题诗会”区别在于,前者是不固定的、适时性、形式多样的诗歌大会,后者是举办时间和主题都是固定的。
      本次诗会,《37度诗刊》联袂丽江市永胜县阳光庄园共同举办,取名为《37度诗刊》永胜“阳光悦读”诗会,顾名思义,诗会无非有这样几个关键词:”《37度诗刊——举办者、永胜——诗歌地标、阳光——阳光庄园、悦读——以读诗为愉悦。
      永胜屯边文化之厚——永胜县永胜之名,来源于元代设置的北胜州(府)及其属州永宁州。北胜的来历,据《滇考》载,元兵自北南来,"首捷此土,故名"北胜";永宁亦因忽必烈驻跸而得名,寓有永远安宁之意。明清时期合北胜、永宁而设永北府、永北直隶厅,民国设永北县,又改名永胜县。新石器的发现,说明四千年前永胜这块土地上已经有人类生息繁衍。
       永胜历史文化之特——唐宋时期又有不少白、彝、傈僳等族的先民迁此定居。明代设置的澜沧卫,在永胜的边屯文化史上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现在的永胜县城,历史记载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当时系云南布政使司及云南都指挥使司推行“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要地,是统辖北胜、永宁、蒗蕖等州军民,控制金沙江、澜沧江上游土司的“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治所,故名澜沧卫城。该城周围五里三分,高一丈六尺,全用砖石砌成;设四门,门上有楼,城脚有河,通四濠,是滇西北历史悠久、规模最大、街道整齐、设备完善的古城,历代均为永北(永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该城的名称也有不同,如北胜州城、永北府城、永北直隶厅城等。据相关记载,澜沧卫城的建设是仿长安城的样式,棋盘格局,四道城门,五纵六横,有十字街、钟鼓楼、辕门(据说辕门代表中央权威)和大小教场。这座城在后来曾屡遭兵戎,但一直保存下来。今天,古城换新颜,但整座城的棋盘格局依然存在。  
       永胜“他留人”是民族融合的一个极好证据。他留山是历史上永胜通往巴蜀的必经之地,也是马帮从县城出发 刚好一站路程的宿营之地。在他留山半坡,历史上曾有一座他留古城堡,既是驿站又是一个战略要塞。他留人除语言属彝语支系(与小凉山的彝族语言也不太相通)外,生活习俗、文化遗存等则不大相同,他们代代相传,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洪武调卫”来的。对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留“营盘村墓群”可以成为佐证。
       根据他留山的墓碑、族谱、传说记载,他留人应为“洪武调卫”迁徙而来的一支军民,来时是360户伍,曾游牧或游耕于南至永胜县程海湖周边,北至宁蒗县战河,东至四川两盐(盐边、盐源县),西至永胜县城北他尔波忍峰(又名他鲁补子山,意为他留人的放羊山)的广阔地域内,明朝初期与洪武调卫的中原汉族将士一道参与修筑澜沧卫城,曾居住在永胜县城关坝南华乡柳树塘一带。他留古城堡一度曾是滇川藏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在清朝康熙、乾隆年间达到极盛,建有10余条街道,集政治、交通、经贸、军事、文教于一体。康熙时“驻左营马步战守兵二十名”,雍正年间建“他留义学馆”,乾隆时号为“他留夷,他留村”,道光时号“他留古道”,咸丰时设他留酋长为千户长。因清咸丰、同治年间(约1861年)战乱,他留古城堡被毁,他留人四处逃散,最终散居他留山等地。

 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他留人的史料是明正德《云南志》中所附的地图,记载为“他鲁”,推测为因族名而为地名,但在书中未见其他相关记载。在以后的明代云南方志的地图中仍可见到“他鲁”一词出现,但仍不见其他记载。永胜县仅存的两部古代地方志书乾隆《永北府志》、《永北直隶厅志》中有“他留夷,他留村”等相关零碎记载,无具体内容。

       据北京大学教授宋豫秦等专家学者考证,他留人民族构成中包含有明朝“洪武调卫”而来的中原汉族将士成分,据他留坟林碑文记载这些汉族主要来自“湖广、江西、三淮”等地,其余大部分成分为土著,应为当时来到这里的汉族士兵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的后裔,但在后来的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他留人至今在饮食、服饰、住宅、祭祀、婚俗、宗教、丧葬等方面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文化习俗。
澜沧卫军民指挥使司在此推行"寓兵于农"政策时,湖广等地官兵及其家属万余人屯田定居此地。因而永胜至今尚有众多以官、伍、营、所、军称谓的村名,当是屯垦移民的语言证据。永胜县城始建于此时,传统的棋盘式格局至今犹存。明正德五年(1510年),北胜州人口为15994人;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北胜州人口已达33893人。清代建立"绿营"兵制,设置以防卫治安为主要任务的"汛塘",也有不少内地人落籍永胜。
       永胜是毛泽东祖先的客居地——在永胜程海坝子南端的山边,有个村子叫毛家湾,有着非同寻常的身世与渊源。这里的毛氏与湖南韶山的毛氏同宗同源,是韶山毛氏的发祥地。从毛泽东上溯20代,毛氏的祖先毛太华就曾定居在这里。如今毛家湾的毛氏宗祠,供奉着毛氏共同的祖先。《韶山毛氏族谱》中有这样记载:“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而始祖太华公位下,书载元至正年间,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之澜沧卫,娶妻育子八,明洪武十三年庚申,携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官楚,居湘乡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后清一、清四复卜居湘潭三十九都,今之七都七甲韶山,开种铁陂等处,编为民籍。”这一记载说明,韶山的毛氏是永胜的毛氏迁徙发展而形成的。永胜的毛氏发展到今天,已有数个村落、2000余人,是毛太华次子、三子之后裔。
      永胜三川万亩荷塘——永胜县三川坝在每一个季节都会给人以惊喜:万亩水田插秧才没多久,连片的荷花已经开始争艳。这时在田间地头闻着淡淡清香,喝着荷叶茶、吃着油炸嫩荷叶、鸡蛋荷花卷、莲藕炖猪蹄,那是一个美。
     三川坝荷花花期可以持续到八月底。今年夏天盛开在三川坝的荷花,绝大多数为新品种白色荷花,而老品种粉红色荷花,虽是大多人喜欢的颜色,产出的莲藕在清香、口感上非新品种白色荷花所能比,但产量只有新品种的三分之一,且采挖难度大,三川坝的粉红荷花在这几年呈现出越来越少的趋势。

永胜阳光庄园和丽江干红——永胜榴茗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是丽江市重点龙头企业和云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公司旗下有阳光庄园、秀林生态园、石榴茶基地、榴茗园和凉水花语农庄5个经济实体。

      阳光庄园位于永胜县三川镇与程海镇交界的坝箐河流域,占地21.8公顷,葡萄树种植密度每公顷7920株,是公司最大的自营种植和生产加工基地。庄园所处地理位置海拔1586米,年平均气温17.2℃,年降水量810毫米,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微酸红壤富含钙、铜、铁、钾等微量元素,是赤霞珠和玫瑰蜜种植的理想区域。
庄园酒庄年产100千升12%vol“丽江干红”葡萄酒,是丽江市唯一的葡萄酒生产企业。
企业联系电话:0888-6525558  13988853100 13988801540
       三川坝位于永胜县三川镇,距永胜县城约18.7公里,离丽江古城约为80公里。这里因有盟川(桥头河)、汇川(板山河)、济川(清水河)三条河流穿流坝子而得名。
       世界上天然生长螺旋藻的三大湖泊之一——程海湖,俗称“黑雾海”,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中部,距永胜县城46公里,湖长20公里,南北走向,均宽4公里,最大水深36.9米,水面海拔1503米,储水量19.87亿立方米,面积77.2平方公里,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是世界上天然生长螺旋藻的三大湖泊之一。
程海湖,古名程河,又名黑雾海。明代中期以前,湖水南流30多公里汇入金沙江,形成程河水系。之后,湖周烟户,日渐稠密,湖水下隆,渐渐成为封闭式陆湖。
      关于程海湖的形成,《乾隆永北府志》记载:“俗传,昔本陆地,一姓陈者居之,一夕成海,故名。后易陈为程。”此乃附会之说,实为新生代第三纪中期(距今1200万年以前)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形成断裂地堑,中陷低凹之处聚水成湖。这种湖泊,地质学上名为陷落湖。 
程海南连期纳河谷,北临三川盆地,东西两侧青山对峙,湖水透明如镜,夏秋渔汛来临之时,鲤鱼、白鲦鱼、丁钩鱼、红翅鱼、鲫鱼等,每年要捕上百万斤。1989年引进太湖银鱼养殖成功,年产800多吨,成为出口创汇产品。
       程海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程海湖被世人所广泛了解,是20世纪末期程海湖螺旋产业的发展。湖水南流30多公里汇入金沙江,形成程河水系。之后,湖周烟户,日渐稠密,湖水下隆,渐渐成为封闭式陆湖,为新生代第三纪中期(距今1200万年以前)喜马拉雅期造山运动形成断裂地堑,中陷低凹之处聚水成湖。这种湖泊,地质学上名为陷落湖。程海湖南连期纳河谷,北临三川盆地,东西两侧青山对峙,湖水透明如镜,夏秋渔汛来临之时,鲤鱼、白鲦鱼、丁钩鱼、红翅鱼、鲫鱼等,每年要捕上百万斤。1989年引进太湖银鱼养殖成功,年产800多吨,成为出口创汇产品。1985年,云南大学“高山湖泊生态调查”课题组首先发现程海所产的螺旋藻,每年清明节令前后,程海湖水由清澈而变成蓝绿,并散发出特殊的香味,俗称“香水面”,这是天然螺旋藻类一种特殊的聚生,名为“水华”。经过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科学测试证实:程海的确盛产螺旋藻,且与世界上另两个产地相比,其气候、温度、日照、水质都更适于螺旋藻生长。1988年在程海湖畔利用湖水进行人工养殖螺旋藻成功,程海便成为世人瞩目的“蓝色聚宝盆”。程海湖畔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住在湖畔的金兰村彝族人“上刀山、下火海”的“刀杆节”,惊险刺激,让人叹为观止。
      永胜人文深厚人才辈出——永胜,从古称"澜沧卫"时代起,就一直以文风厚重名杨滇西。早在明代,就有神童张宗楚,成化丙戌进士谭升蜚声云南。清代的刘思善、刘糙、王寿昌,民国的高玉柱、徐伦元等等文化先贤也决非等闲之辈。
      "鲁迅文学奖"自1986年创立以来,先后有5位云南作家获奖,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永胜人海男(苏丽华)。云南省有129个区县,永胜的人口也不过40万,我们的海男老师却能拿到中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谁都不敢小瞧我们永胜的文化人。
      永胜文艺圈的确有许多令人尊敬的实力派人物,如简良开、刘汝璋、谭克力、徐鲤、毛诗奇、海男、海慧、马霁鸿、李鲤、木样、闵文昭、胡继惠、闵文新、赵晓梅、杨宝琼、高平、杨晓钟、周为民等等,他(她)们都在为永胜文艺的繁荣昌盛孜孜不倦地耕耘着。
      本次诗会不枉三川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拟邀请全省近百名诗人起来看三川交汇、赏秋水芙蓉、品丽江美酒,写天下好诗。
   【照片取自网络,未能一一具名,表示歉意】

《37度诗刊》——

 《37度诗刊》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37度诗刊》出生依据—— 
  —北纬37度,这个魔力无穷的数字仿佛尽得大自然的灵气,它所穿行而过的地域,尽是人类文明荟萃和文史胜迹聚集之地。
     不仅如此,或许是上帝的有意安排,北纬三十七度这一黄金纬度线上聚集了无数美丽富饶的城市,从法国波尔多、希腊雅典、韩国首尔、美国旧金山、意大利西西里,到中国文登,纬度与海洋、陆地的完美结合,造就了这条纬线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自然景观。
      在这一纬度线上,奇观绝景比比皆是,自然迷团频频发生,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四川的峨眉山、巴比伦的“空中花园”、约旦的“死海”、古埃及的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北非撒哈拉大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和远古玛雅文明遗……
    可以说,在北纬30度线附近或在这一纬度线上,奇事怪事,数不胜数。
    ——人体37度,不论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别多大,有一个数字是相同的,那就是体温是37℃左右。不论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故名《37度诗刊》,也算是《37度诗刊》的根和源。
    《37度诗刊》倡导“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诗歌理念,尊重个性,
     包容不同,取长补短,互相进步。
    《37度诗刊》不唯雅,不媚俗,不人云亦云。不诋毁,不谗言,不唯我独尊。
  《37度诗刊》强调斗争性、反抗性,坚定不移地捍卫诗歌尊严。

 

《37度诗刊》对世界的强音

1、《27度诗刊的目标是中国乃至世界

2、实力雄厚的管理团队

 首席顾问:朱零(《人民文学》诗歌编辑)
       首席评论员:苗洪(诗歌评论员)
       首席美编:吴居右
      名誉总编辑:简明(《诗选刊》杂志社社长)
      总策划、总编辑:帕男
      副总编:关正平
      执行主编:蓝雪儿
      执行副主编:冰灵 周渔
     特约编辑:韩昕余·新加坡  周  渔·四川   宋清芳·山西
                     键如风·云南    剑东·黑龙江   林育辉·福建  
                     朱仁凤·江西    孙玉平·吉林   马启代·山东   
                     瑶  人·广东    篱  笆·湖南
执行编辑:楚小乔 淘米 张三疯 和老邪 荒原雪城 郭秀玲 
                超玉李 寒狼 莲香依然 叶子  知更 阿卓日古
    驻刊评论员:杨荣昌
编   务:淘米 楚小乔 莲香依然

《37度诗刊两个风采人物》

《37度诗刊》总编辑——帕男

     帕男简介
     帕男,原名吴玉华,又名楚天行、楚歌、潇湘孤客,男,瑶族,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政协楚雄州第九届、第十届委员、常委、提案审查委员会委员。七届云南省文联委员、《37度诗刊》总编辑。
    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1995年,由云南德宏民族出版社出版诗集《男性高原》,1996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集《高原潮》,1999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报告文学集《阳光地带》,2001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诗集《落叶与鸟》,2003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多情的火把花》、长篇报告文学《裂地惊天》,2004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穿过神话之门》、长卷散文《天地之孕》、长卷散文《魂牵五台》,2010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散文集《一抹秋红》、诗集《帕男诗选》,2011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了长卷散文《一个皇帝出家的地方》,2016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滇,我的那个云南》、长篇报告文学《芳泽无加》,2017年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大江歌罢》,由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长卷散文《火之韵》、散文集《俚语湘南》、诗集《落花,正是一个旧时代的禅让》、《只有水不需要剃度》《等我驾到》《在云南在》、长篇报告文学《格局——楚雄经验的密码》。
     先后有50多件作品获得了全国、省、州的奖励,其中长卷文化散文《天地之孕》、长篇报告文学《裂地惊天》分别获得了第一届、第二届楚雄州政府文学奖“马缨花文学奖”一等奖;《帕男诗选》获全国鲁藜诗歌奖、第三届楚雄州政府文学奖“马缨花文学奖”二等奖、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主奖提名、中国首届城市诗歌奖二等奖。本人策划、主编,由李夏创作,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鼎食匠乡》一书,荣获中国版协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西部地区优秀科技图书评委会组织的第19届(2010年度)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图书三等奖。
帕男还主编出版了一系著作,主要有:《彝人天堂丛书》:《山灵水韵》、《踏舞天堂》、《鼎食匠乡》、《一地风俗》、《化佛传说》,《泥土的情绪丛书》:《一抹秋红》、《帕男诗选》、《沾满泥土的情绪》,《武定人文地理丛书》:《一个皇帝出家的地方》、《活在传说中的人和事》、《唱不完的酒歌和情歌》、《用来咀嚼的风土人情》。
     帕男是云南诗歌活动的重要组织者,2004年由其创立的大型主题诗会“我与春天有个约会”,每年举办一届,已经成功地举办了11届,每届诗会的规模都在百人以上,汇集了全国和云南省众多的著名诗人。

 

《37度诗刊》副总编辑——

 关正平简介

     关振萍、男、原名关正平,云南省永胜县人,1967年4月生,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公安文联会员。在从士兵到军官、从军人到警察、从警督到庄园主人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和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在各类报刊发表诗歌、小说、散文400余篇,2014年获云南警察文学奖,2016年获云南金盾文学一等奖,国家职业摄影师,高级酿造师和高级品评师,著有诗集《杯中往事》。

(责任编辑:蓝雪儿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