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文学资讯 >

《语言与文化研究》征稿启事

时间:2016-03-02 00:33来源:未知 作者:人人文学网 点击:
园地公开欢迎赐稿 《语言与文化研究》征稿启事 主编:詹文都执行主编:朱文斌庄伟杰 一、《语言与文化研究》为综合性人文学术期刊,以会通中外语言文化、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基础应用研究、促进人文学术交流为宗旨,刊登人文社科各学科学术论文。本刊鼓励


园地公开  欢迎赐稿

《语言与文化研究》征稿启事
 
 主编:詹文都  执行主编:朱文斌  庄伟杰
 
    一、《语言与文化研究》为综合性人文学术期刊,以会通中外语言文化、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基础应用研究、促进人文学术交流为宗旨,刊登人文社科各学科学术论文。本刊鼓励学术创新,包括对重大学术研究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索,对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期冀建立一个开放的学术对话平台。
    二、本刊为季刊,原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报》,更名后仍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主办,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定期出版,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三、本刊除常设栏目外,每期栏目有所侧重,力图打造自己固定的特色栏目。欢迎海内外从事中外人文社科研究尤其是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方家、学者和校内外同仁不吝赐稿支持。
    四、来稿注意事项
    1.来稿必须观点鲜明、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文字规范、通畅,篇幅一般不超过一万两千字,重要文章可作适当调整;书评、序跋及学术动态等文章以五千字以内为宜。
    2.来稿版面顺序为题目、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同时提供题目及作者署名的英文翻译。摘要控制在300字内,关键词以3至5个为宜。
    3.注释或参考文献统一放置于正文之后(尾注)。格式请按以下要求:①专著,依次注明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②论文,依次注明作者姓名、篇名、所载报刊的年份时间及期数,或所收文集名称及出版社、出版时间、页码。
    4.来稿在文章最后需按顺序附上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学位、单位、职称及主要研究方向,并提供详细通讯地址、电话、电邮等具体联络方式。
    5.来稿请通过电子邮件提供WORD文档(附件方式)。如文中包括特殊字符、插图等,可单独发送图片文件。
    五、投稿后在两个月内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对采用稿件有权作文字删改,如不同意改动请在来稿时申明,稿件文责自负。一经录用,将书面或电话通知作者,稿酬从优并赠送期刊两册。
    六、本刊编辑部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312000)中国浙江绍兴市越城区会稽路428号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语言与文化研究》编辑部
    电子邮箱:yuexiuxuebao@163.com    电话:0575-88343915  13600969733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报
    《语言与文化研究》编辑部


《语言与文化研究》创刊  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坐落于文学大师鲁迅故乡绍兴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原有学报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改版革新,正式创办了《语言与文化研究》学术期刊,作为主要学术研究阵地。该刊以会通中外语言文化、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注重基础应用研究、促进人文学术交流为宗旨,鼓励学术创新,包括对重大学术研究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索,对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和争鸣,期冀建立一个开放而灵活的学术对话平台,力求推动中西方文明的纵深交融与驰誉互动,增进中外学术界的对话与交流。
    由于刊物自身的特点,该刊常设的栏目有“名家讲坛”、“人文视界”、“专题研究”、“探讨园地”、“地域文化”、“序跋评述”等,每期有所侧重,且力图打造自己的特色栏目。在第一辑、第二辑中,当代人文学界多位知名学者徐真华、孙绍振、吴中杰、杨匡汉、黄维樑、古远清等人纷纷惠赐力作助阵。该刊欢迎海内外从事中外人文社科研究,尤其是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方家、学者和青年学人不吝赐稿支持。
    据悉,该刊系综合性人文学术季刊,由詹文都博士担任主编,朱文斌、庄伟杰两位博士执行主编。主办者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并交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定期出版,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



《语言与文化研究》2015年第1辑目录
 
主编:詹文都  执行主编:朱文斌  庄伟杰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主办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
 
前言
 
外语教学的当下与未来∕徐真华
 
名家讲坛
 
对西方前卫文论文学虚无主义方法论的反诘∕孙绍振·2
 
人文视界
 
论台湾朱氏姊妹的“后遗民写作”∕古远清·14
“言资悦怿”: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一种语言风格∕黄维樑·24
文学的阅读:语感·情感·美感 ∕ 叶帮义·40
探寻审美意识现代化之路
——《审美意识的现代化》前言∕吴中杰·50
21世纪诗歌:多元化写作格局中的群体突围∕谭五昌·52
方法娴熟  妙笔生花
——读林同华《圆梦,红楼梦密码》∕卢善庆·56
撇开美的本质,臭“美”如何“存在”?
——评牛宏宝先生《美学概论》∕余  群·64
中国社会现代性嬗变中的大众媒介启蒙∕刘永昶·70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对策案例研究∕武  斌·84
 
探讨园地
 
设喻六原则∕孙汝建·94
汉英整体-部分领属结构认知理据研究∕张  权  李卫荣·105
论人际关系的语义构建功能∕王根莲·118
论译者行为的规律性∕周领顺  周怡珂·132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苏词英译中文化意象的传译∕陈菲菲·140
 
隐喻能力培养与英语写作教学∕张瑞娟·150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代替分层次教学的可行性∕虞秦妹·158
民办高校外语专业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刘  君  张  涛   陈静珮·164
体育史研究的困境与研究范式的扩张∕薛有才·169
关于“传媒公共领域”的再思考∕曾一果·179
 
地域文化
 
绍兴茶文化体验旅游开发研究∕吕晓燕·198
绍兴名人家训家风对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启示∕席桠楠  闫振伟·203
谆谆教诲循家风 身体力行传家训∕蔡  彦·208
地域文化资源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王慧开·219
 
后记
 
致读者∕编辑部·226

《语言与文化研究》2015年第2辑目录
 
主编:詹文都  执行主编:朱文斌  庄伟杰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主办  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
 
前言
 
悟与易:中国文化中的两个关键词∕庄伟杰
 
名家讲坛
 
红楼笔法的断章取“艺”∕杨匡汉·2
 
人文视界
 
疏离、解构与消融
——微时代文艺价值的重建策略∕李先国·14
挣脱镣铐的呐喊
——论鲁迅早期白话诗的突破性∕王宇萱·28
施蛰存笔下的城与乡∕牛亚博·36
高雄对余光中的意义∕张忠进·42
网络舆情与严歌苓小说及电影的传播∕刘红英·59
澳华文学是一块不断崛起的新大陆
——也谈“澳华留学生文学的衰落与嬗变”∕[澳]何与怀·65
泰华“小诗磨坊”的继承性与创新性试论∕孔舒仪·99
论《铁木前传》的文化守成主题及价值启示∕潘海军·106
《海国图志》的中西文化观∕刘  勇·113
 
专题研究
 
浅论“同步”传记∕李健健·124
黄宗羲“天下之法”中包含的自然法精神∕王  英·130
绍台大学生义工文化交流活动实践论
——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姚兰芝·146
语言服务促进浙江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任建华  韩朝胜·150
爱拼才会赢:闽南漳州企业家文化精神管见∕胡艳玲·155
基于体裁分析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王贵芳·162
关于二语习得过程中中间语言的考察∕王  强  王洪磊·171
 
探讨园地
 
从翻译角度探讨法汉词义差异及词语语义关系∕何素珍·178
顺应理论框架下的古诗语用对等翻译
——以许渊冲英译《长恨歌》为例∕郭奕彤·184
“走出去”下典籍的文化变译价值再审视∕徐贺兵·191
价值与困境:英语类招生与分专业培养∕薛文枫·197
追报时事热点,评说大众话题
——央视《焦点访谈》解析∕张  立  孙宜君·203
编辑出版主流报纸不能忽视细节
——以近期“三大报”的瑕疵为例∕曾  铁·214
 
序跋评述
 
关于《大鲁迅传》(第一部)中的一个疑问∕徐红艳·226
书评两则∕刘小新·232
寻找心灵的欢歌
——序《步履酩酊》∕林  楠·239
在边缘处观察和思考∕[澳]庄伟杰·245
孙绍振诗学思想研讨会综述∕王炳中·252
 
后记
 
编后絮语∕编辑部·257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