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人物故事 >

施施然:那些散发着1980年代气息的迷人形象

时间:2018-10-14 09:38来源:未知 作者:人人文学网 点击:
施施然 ,本名袁诗萍,诗人,画家,主编《中国女诗人诗

 


 

施施然,本名袁诗萍,诗人,画家,主编《中国女诗人诗选》,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河北省女画家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协会员。诗作散见于《诗刊》《中国作家》《人民文学》《山花》《钟山》《文艺报》等海内外报刊选本,出版诗画集《走在民国的街道上》(台湾)、诗集《青衣记》、《唯有黑暗使灵魂溢出》、《杮子树》等,曾获河北省委文艺振兴奖、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等,部分诗作曾被翻译为英语、瑞典语、韩语、罗马尼亚语、哈萨克等语言传播,国画作品多次入选国际国内画展并被收藏。

 


 

那些散发着1980年代气息的迷人形象

 

文/施施然

 

2012年12月上旬的一天,我照常在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楼的画室中画画,一位同学兴奋地跑进来大声感慨:你还有心思在这里画画儿?全国画院院长邀请展今天在大学城广州美院美术馆开幕,连何家英老师都来了,青年画家和美女们把他包围得水泄不通,那叫一个花团锦簇!

  全国画院院长邀请展,这么重量级的展览自然是大腕云集,可他单提工笔画家何家英,可见其在艺术界的前沿明星地位及学术重要性。第二天,我和同伴避开开幕式的热潮,静静来到展厅观摩学习。此次何家英展出了两幅作品,其中一幅叫《丽人百合》。

  《丽人百合》画幅巨大,抬眼望去,只见一人多高的丽人手持一株白色的百合,亭亭玉立。裸露的身体修长优美,也如百合花般被花丛围绕。丽人的脸庞微微低回,但眼神却坚定地直视前方,似乎她心中有着无限的希望,而太多的可能性也正在人生的前方等待着她去发现,去经历……整个画面蕴含了无限的诗意,令人浮想联翩。

  从技法上来看,这幅画用色极少,只以浓淡相宜的墨色与花青为主。画法中既融合了西式结构与空间透视,又承继着中国传统工笔画的“钉头鼠尾描”,干笔线条使得画中人物骨肉均匀,再以湿笔点染面部细节与肤色,人物刻画精准又充满了写意性。整个画面素雅简约又不失丰富,既有院派画系的学术高度,又不失文人画的意境,而用笔看上去又是那么松弛圆转,真乃大师之笔!

 

何家英画作欣赏

  其实以前在各类画册以及刊物封面上常见何家英兼工带写的作品,画面雅美细腻,笔墨疏落有致,技术高度令人叹为观止,一些作品我过目难忘,比如《秋冥》《静默无声》《初春》《酸葡萄》,以及后来的《心语》《舞之憩》等等,都堪称经典。但像这样近距离地观摩作品原作,还是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最近,由于自己也主攻工笔画,就比较系统地学习揣摩何家英的作品。或许自己写诗的原因,发现何家英的作品中始终弥漫着一种若有若无的文艺气息,而且,正是这种气息,打动了很多人,使何家英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那个时代,就是充满幻想、浪漫而抒情的理想主义气质的1980年代。

  现在回想起来,我印象深刻的那几幅画作恰恰体现了这样的特质,比如《静默无声》中,怀抱小提琴的女青年,正是1980年代最典型的文艺形象。即使我那时候尚小,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那个时代,人人都渴望学习,渴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每天晚上或周末,各种电大、职大、函大学习班,小提琴、吉他、英语培训班,人满为患,都是一些感觉被耽误了急于补充精神和知识营养的哥哥姐姐们;路上长椅、公园里、小区旁,到处都是捧着书本或抱着吉他、小提琴的朝气蓬勃的青年。所以有人戏称1980年代是一个文艺时代。几乎每个人在填写个人爱好时,都会写上“诗歌”、“文学”或“艺术”。《酸葡萄》就全面地刻画了那一代人的形象:五个女青年,或在读书,或在摘花,或在吹奏乐器,或安详欣赏,或手捧青葡萄茫然站立……都颇有象征性,展现着1980年代具有普遍性的行为、举止和风范,反映着当时年轻一代的追求和生活方式,有论者称之为“迷茫的至美”。确实,青春是酸涩的、迷惘的,却也清新健康,洋溢着激情和积极向上的风气。所以,那样的时代,又被认为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时代。

 

  这些刻下时代烙印的画作,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经典化。何家英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精神,以艺术的方式完美地表现出来。而在艺术手法上,他也充满了创新精神。工笔画曾经盛极一时,晋、唐是工笔画的黄金时期,产生过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张萱等一批工笔大师,画风或雄浑豪放,或丰盈饱满,或飘逸超脱,表现出画家非同寻常的才气、情调、涵养和艺术感受力。但后来越来越缺少生机活力,被认为是“院体”、“工匠画”,是模式化的代表。尤其一些仕女画,以摹写古人为主,僵硬刻板,导致程式化。何家英以写生打破这一僵局,写生必须随时随地变化,故能突破形式与传统限制,因而非常鲜活。同时,他又进一步探索,在工笔中引入写意,注入特有的文艺气息,因而呈现出一种意境和情怀。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工笔兼工“意”工“心”。

  这或许与何家英的个人修养气质有关系。何家英曾承认自己有文人气,喜欢孤独,耽于冥想,所以喜欢揣摩人物细微心理及细腻表情动作,较之外貌,更看重人物内在气质。他重写生但不拘泥于写生,而喜欢在综合集中了然于胸之后抽取其意。同时,他追摩晋唐,一改很长时间工笔仕女画的纤弱萎靡,折射时代精神,显得开阔大气。可以说,正是这种写意,挽救了匠气过盛名声式微的工笔画,何家英为工笔画探索出了一条美之大道。何家英的作品,也因此具有越来越深远的学术意义,以及持久充沛的艺术生命力。

何家英画作欣赏

 

艺术以形象取胜。艺术殿堂里留下的都是那些经典的艺术形象。好的艺术家,也都是以塑造具有典范性的艺术形象而屹立于艺术世界的。工笔在艺术形象塑造方面有着独到优势。何家英创造的艺术形象,由于其理想化的审美情趣、纯粹唯美的抒情诗性气质和写意人物的独特艺术语言,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那些散发着1980年代气息的迷人形象,已成为我们的一个时代背景。那些美丽的艺术形象,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说是对一个过去了的美好时代的追忆。1980年代是一个精神和文化达到了相当高度的时代。时代远去,但艺术留存了下来,艺术形象留在了人们的心灵深处,成为人们寻觅历史记忆的痕迹,成为人们追怀的凭证和依据,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和象征,因而成为永恒。

 

 


 

何家英,1957年出生于天津,自幼喜爱画画,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协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院长。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朝*露*桑》、《舞之憩》、《杨开慧》等。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