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精彩图文 >

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时间:2016-02-14 13:18来源:探秘科技 作者:潘衍江 点击:
现代中国女孩比西方女孩要幸福,因为中国女孩有三个情人节。第一个情人节是农历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元宵节我再在此博具体介绍)。第二个情人节是国产版情人节,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即牛郎织女相会日,也叫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第三个就是引进版情人节


现代中国女孩比西方女孩要幸福,因为中国女孩有三个“情人节”。第一个情人节是农历的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元宵节我再在此博具体介绍)。第二个情人节是国产版情人节,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即牛郎织女相会日,也叫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第三个就是引进版情人节,即Valentine'sday,每年阳历的二月十四。

 

虽然有三个情人节,但中国情人们相对来说比较含蓄,甚至“情人”一词也不好意思说出口。情真意乱的男孩女孩,如果能上演一出张生翻墙头与莺莺小姐月下相会的模拟版,就算是很大胆了,一般也就愉偷送个绣花手帕什么的定情之物而已。西方的情人们则是很热烈的,男孩女孩又唱又跳又吻又抱,示爱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彩,大胆泼辣,传统的东方人乍一看会脸红心跳,热血上涌,有的不好意思看,用手捂着眼睛,但手指间却留了一条缝隙。

 

实际上,拥抱热吻并不是西方情人的发明,至少在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男女在社交场合中就使用了吻礼。而最早的“情人节”出现在西周的三月,这一天,不分辈分,不分年龄大小,男女间可以自由做爱。可以说,在西方情人节出现之前,中国古代男女比西方要浪漫潇洒得多,更热烈奔放。这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中可以得到证明,在四川、山东等多个秦汉时期的古墓葬中,都发现了古人拥抱、接吻的壁画。而且,“情人”一词也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国古已有之。清人翟灏所著的《能人编·妇女》称,“情人眼里出西施,鄙语也。” 鄙语,就是民间俗话的意思,可见中国古人并不回避“情人”说法的。

 

1985年12月,在山东莒县东莞镇沈刘庄村附近的一个土岭上,出土了一座汉代画像石墓。墓室为砖石结构,墓室全长7. 5米,平面呈凸字形,墓底距地表1.6米。墓门面南,有三门,墓室由前后两室组成。前室面阔3间,进深2间,共有6个开间。后室为棺室,面阔亦为3间,当为合葬墓。莒县当地的考古人员在清理时,发现墓室上部及墓道部分已全部被破坏,墓室内充满填土,门楣和墓室的过梁皆露出地面。

 

由于该墓早年已被破坏,陪葬品不多,仅发掘出陶簋2件、罐1件、洗l件、深腹盘2件、三足盘1件、小盘2件、盘3件、碗2件、甑1件、耳杯13件、博山炉1件、高柄灯2件、筒形器1件和五铢钱16枚。但如此不怎么起眼的汉墓,却出土比那些盘盘碗碗更有考古价值的东西——墓中有21块画像石。21块画像石上共有石画29幅,分布在门楣、方立柱及前室四壁的过梁和方立柱上。门楣、过梁的正面皆为车马出行图,背面为龙虎、椎牛等图。方立柱刻画人物、神话故事、鸟兽和蟠螭纹等。其中,让学术界眼前一亮的是一幅时称“夫妇”接吻图的石画。此“接吻图”为一立柱,分布在该墓前室东面中间,系中国第一次从汉墓中发现这类“民间吻图”,令史学界惊喜不已。

 

当时,一位名叫苏兆庆的当地老文物工作者参与了此墓的考古发掘。刘在后来的文章中详细介绍了这幅“接吻图”上格画面高0.43、宽0.32米;下格画面高0.36、宽0.33米。上格刻一人端坐,发冠特异,额中部刻一槽,颈部围缠一兽尾形物,卷曲于左右两端,似为西王母像、卷曲缠绕之物当为豹尾。画面左边刻两只鸟状物。最有意思的内容出现在下格部分,上面刻有3人,一男一女居中对立,二人引臂相互拥抱,作亲吻状。女子身后立一侍女,举手拿一物。此画男子头上似裹巾帻,身着长衣。女主人及侍女皆头梳多髻,或戴花钗。人物的上端似为帷帐,用以表示室内之事。

 

这石画所表达的内容,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此“接吻图”是夫妇在卧室里进行性生活前的一种亲昵动作,是做爱的前奏。但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这应是秦汉时期男女相见的一种礼节,刘兆庆即持此观点。支持是社交“吻礼”的认为,与接吻图同一画面的上部是西王母(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此图如不是一种礼节,而将夫妻做爱前的动作刻画于有至高无上地位的西王母之下,显得不伦不类。再说,接吻时有第三者(侍者)在场,如不是“吻礼”,怎么不回避他人?

 

如果真是夫妻性爱前的举动,拥抱接吻应是相当热烈的,如胶似漆也无不可,但石画中的男女身体保持了一定距离,两人衣服都未相接。只是女主人的一手扶着男子的左肩膀,男的一手扶着女主人的右胳膊,吻的又是腮部,并非是嘴巴,这和现代社交场合的拥抱接吻姿式完全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墓室由前后两室组成,后为棺室,而接吻图是刻画在前室东侧中部的。根据汉朝墓葬习俗分析,前室相当于客厅,后室(棺室)则是卧室。如果真是夫妻间亲昵动作,放在“客厅”中显然不合适,有伤大雅。所以,学术界大胆提出这是当时男女相见的一种礼节——吻礼,与现代西方的礼节无异。此后,在四川也出土了类似的汉代壁画,佐证了这一观点。

 

从情人节出现时间的先后来说,中国的也早于西方。中国的“七月七”与西方的二月十四,其发生都与宗教信仰有关。我查找了一下资料,西方情人节的出现主要三种说法。一说,二月十四日是古罗马时代,人们为表示对众神皇后约娜的尊敬而设的节日,约娜是妇女和婚姻之神。次日的“卢帕撒拉节”上,在其他时间被严格分开的男女可以一块跳舞,有了爱意后一起走向教堂,结为夫妻,百年好合。久而久之,二月十四便成了“情人节”。还有一种说法是,情人节来源于古罗马的牧神节,这一天时人认为鸟类开始交配。后来,为纪念一位叫瓦伦丁(Valentine)的青年基督教圣徒,而改为情人节,即Valentine'sday。在瓦伦丁的身上曾发生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瓦伦丁冒险传播基督教义被关进了大牢,他的事迹感动了老狱吏和他双目失明的女儿,2月14日临刑前,瓦伦丁给盲女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署名“love from your valentine”。死后,盲女在他的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寄托苦涩的相思之情。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西方情人节的来源与一个如王母娘娘般的独裁者有关。公元270年前后,罗马的暴君克劳迪亚斯(Claudius)当政。,国家连年征战,这了补充兵源,克劳迪亚斯下令禁止青年男女婚配,教堂不得为男女操作婚仪,不少男子被迫参军,含泪与妻子、情人分离,有的战死在前线。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Valentine(瓦伦丁)当了月下老,为偷偷到教堂后来找他帮助的情侣秘密主持婚典。消息传开后,牧师被关进大牢,最后被折磨而死。瓦伦丁死这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后来,相恋相爱的男女为了纪念他,便将这一天定为Valentine'sday。

 

中国的情人节“七月七”,以前不叫情人节,一定时期内中国人是羞于谈说情人的,直至现在仍有一些人是这样。但情人节在事实上存在,且比西方的Valentine'sday至少要早五百年。一手导演牛郎织女爱情悲剧的是西王母,不用说中国的情人节也就是她定下的啦。最早出现西王母这个人物的书是《山海经》,《山海经》成书时间现在说法不少,无法考证,学术界无定论。一说为大禹、伯益所作,时间在距今4000年前;另一说是汉初人所作。现在馆藏的最早版本是晋代人郭璞(公元276~324年)所著《山海经传》,郭在书中说明版本源自汉初。创立西汉王朝的刘邦在公元前202年称帝,西方情人节发生时间是罗马时代的公元270年,相比之下,中国的情人节早了大约五百年,而“牛郎织女”故事的实际发生时间至少比这更早。有一首汉代古诗也证明了牛郎织女故事时间的久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和西王母,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南北朝时期梁代人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对牛郎织女的身世有交代,“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史上记载,西王母是“人身虎齿,豹尾蓬头”,是中国众女神之宗,为道教中的人物,因为《西游记》、《天仙配》等文艺作品的广泛流传而家喻户晓。从1985年山东莒县汉墓出土的“接吻”石画来看,也验证了王母娘娘在汉代时便是个“热门人物”,是民众偶像。西王母与相恋心仪的青年男女间有一种特别的逻辑关系。画的上部刻着西王母,下部男女在接吻,这样一幅场景出现不是偶然的。神圣的西王母有当“情人”的经历,据中国最早一部志怪小说、晋朝干宝撰写的《搜神记》描述,西方母曾是一个原始部落的首领,周穆王曾到过她的部落,俩人发生了“一夜情”。有唐诗因此云,“八骏日行三千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说的就是这回事。

 

或许有人会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我的观点牵强附会。因为孟子时代即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而孟子是早于西汉的战国时期人。在《孟子·离楼上》里有一段这样的问答——“浮于髡((Kun))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呼?’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乎者,权也’。”浮于髡和孟子这段对话的大概意思是,未婚配男女不手拉手,是礼节吗?孟子说是啊。浮于髡又问,那如果嫂子掉进水里了,要不要伸手去救呢?孟子说,当然要伸手啊,不然就不是人而是豺狼一样的畜牲。正常情况下男女间“不亲”,是一种礼节,而嫂子掉水里施以援手,则是做人最起码道德。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浮于髡对“男女授受不亲”一说有质疑的味道。

 

有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是不是当时男女界限划分得真那么分明?就像我们上小学时男女同桌,用削笔刀在桌子上刻出一条“三八线”一样,不能逾越?实际上不可能。相传为孔子所编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出现了“男女有不侍礼而相奔者也”、“男女相奔”、“男女谣奔”,这些反映男女感情方面的文字。《诗经》开卷第一篇《关雎》,就是青年男女的求爱诗。

 

据《周礼》一书的记载,在周代至春秋时期,还有原始社会群婚制(乱婚杂交制)的遗俗。在每年三月有一天是“做爱日”,不分辈分,不分年龄大小,自由配对交媾。“做爱日”这一天,男女间发生性关系不受约束,很随便,艳遇多多。如果要算情人节的话,这个很“随便的一天”大概是就是中国早期“情人节”了。即使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情人节,至少也应该是现代情人节的雏形。实际上,在《诗经·溱洧》就有这样的“情人节”,这一天“唯溱与洧,方洹洹兮,唯士与女,方秉兰兮。”郑国这一天的情人节叫“上巳节”,每年夏历的三月三,集体约会的地点就在溱洧河两边。直到唐代,这个“情人节”还存在,杜甫诗证:“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

 

我这么说是有依据的,史书上有记载。《周礼》与《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又称《周官》,是记述周代官制和政治制度的权威典籍,虽然有学者考证其成书于汉初,但书中反映的内容还是相当可信的,被后代学者作为研究周代历史和中国古代制度史的重要文献。我所说的“做爱日”记载出自《周礼》中的《地官·媒民》,原文是这样描写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如没有特殊情况不去参加“奔(去户外做爱)”,反而要受到责罚。古时性关系都如此开放,男女间拥抱接吻的亲昵举动,就应该更平常了吧,根本就不是“男女授受不亲”。

 

古时候“情人节”的存在从好多书中都可发现。《史记·周本纪》中记载过一个人物后稷,后稷擅长农作物的耕种,尧舜时代还做过农官,是中国上时期的农神。他的母亲叫姜嫄,在“祀高禖”时踩到了一个大脚印受孕。高禖是主管男女、生殖之神。因她的祠庙建在郊外,又称郊禖。那时每年都有一个祭祀高禖的节日,年轻男女做完祭祀活动后,就在郊外“野合”(做爱,甚至是群交)。姜嫄怀孕应该就是“野合”的结果,只不过可能不知那个男子是谁,而托称踩了大脚印受孕。从这里也见古时“做爱日”的存在,“做爱日”不就是情人节么?至今,这个过去原始群婚杂交制、母系社会的遗俗,在某些少数民族人群中还可以找到影子,青年男女会在某一天(节日)尽情地嬉乐,用时尚的话说就是玩集体“派对”,在活动中可以自由地发生性关系,出现“一夜情”现象。

 

其实,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中国古代男女的婚恋观念,特别是性观念是相当开放的,就是“独尊儒术”之后,汉人的观念也没有完全正统过。如汉惠帝还娶了他的外甥女做妻子(见前文《汉朝与明朝,哪朝人的性观念更开放》),汉成帝刘骜经常与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俩玩“双飞”(见前文《中国历史上有这么八位皇帝最变态·下》),用今天的话来就是成人“三P游戏”。在秦汉以前,思想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出现了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各种学术派别。“男女授受不亲”,严格要求未婚配男女不要“暗送秋波”,不要“拉拉扯扯”,只不过是孔孟之道的一家之言,并不能左右其它流派的。因此,拥抱啦接吻啦,在那时的男女间是客观存在的,很自由的,而且是一种社交礼节。

 

那么,为什么史书上少有记载?可以这样理解,在儒家思想地位被牢牢确立之后,这类文字被视为有伤风化,记载此事的书多被焚烧了,到了明清时期都有禁书扫生。如《金瓶梅》、《唇楼志》、《风流和尚》、《八段锦》、《禅真逸史》,这些在描写男女性爱方面过分露骨的艳情小说就被禁毁过,从这里不难推测出前期的情况。张生与崔莺莺相爱只能私订终身,约会也要翻墙头,偷偷摸摸如做贼般,在月下进行;梁山伯与祝英台只能化蝶而去,到阴间再成夫妻……这些中国式爱情,是人们的婚恋意识,特别是性意识被占据统治地位的“儒教”严重禁锢和伤害所致。至于牛郎与织女的悲剧,那不是因为他们的恋爱意识不自由不开放,而是因为触犯了天宫不得“私自下凡”的天条。(源于探秘科技)图文/潘衍江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