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今日头条 >

头条!美篇官方对90后作家洪绍乾进行独家专访

时间:2021-08-26 21:51来源:美篇 作者:美篇 点击:
2021年8月26日,美篇官方对90后作家洪绍乾进行了独家专访; 今天,官方小美为各位美友带来了一则号外。 《美篇人物》栏目最近采访到了青年作家笔若老师。 美篇人物,让岁月造就不平凡。 美篇人物-文学系列从诗人、作家出发,感受文学创作之美。 编者按: 活


2021年8月26日,美篇官方对90后作家洪绍乾进行了独家专访;

今天,官方小美为各位美友带来了一则“号外”。

《美篇人物》栏目最近采访到了青年作家“笔若”老师。

美篇人物,让岁月造就不平凡。

美篇人物-文学系列——从诗人、作家出发,感受文学创作之美。

编者按:

活跃在美篇文学领域的作者,对诗人“笔若”肯定不会陌生,因为,他是一个“大美龄”的美友。

“笔若”形容自己是“伴随着美篇一起成长过来的人”,这句话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2015年,洪绍乾入驻美篇平台,主要开展诗歌创作,美篇号:1270679,美龄2165天,作品阅读量120万+次,他是美篇平台文学顾问团成员,美篇认证优质作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同时连任美篇春季、夏季诗歌大赛现代诗组评委等。

在洪绍乾今年的新书《梦见灯塔和雪山》以及诗歌作品《半面灯塔半面雪山》里,灯塔和雪山,分别代表着在现实中指引我们前行的希望之光,以及我们最终追求的梦想之境。

灯塔和雪山,同样的遥远,但又同样的近在咫尺。

作为这样一篇怀着希望、追求梦想的诗歌的作者,“笔若”在现实当中,其实是相当有活力的,他习惯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地,贴近现实去进行创作。

“笔若”曾经在其他专访里说,自己很多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生活,特别是生活中的磨难,比如在工作中,领导骂了自己一顿,也会写一首诗去作纪念。

他爱跟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为的是拓宽自己的眼界,思想深度和宽度。

特别是在美篇社区的各种各样文学组织与圈子中,他跟很多老前辈、老朋友一直是“打成一片”。

他拥抱互联网,活跃在网上社区,属于最早的一批“线上诗人”,善于吸收互联网上的意见,也对网络上的舆论和声音习以为常。

显然,他也不像部分文学作者那样只会专注在自己的“思想山洞”里去思考,他热爱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也会经常转换角色,从“读者”的角度,去感受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回顾洪绍乾的童年与少年经历,它共同塑造了“笔若”现在敢于追梦,对人生保持希望的积极心态与性格。

他从苦难中走来,从那蒙尘的山村,跨越那些扭曲的灵魂,走向诗坛,成为作家,开创事业,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使他成为一颗耀眼的星辰。

童年时期的他,由于家里贫困经常被人欺辱,自洪绍乾出生以来家里无电九年,整个童年都在“黑暗”中度过。2004年至2008年期间,洪绍乾每天都要随母亲步行10公里的路去为别人补鞋挣钱读书。

洪绍乾在年龄不到10岁的时候就曾说过,“我会让看不起我的人看得起我,让看不见的人看见我”。

但无论何时何境,他都从未放弃内心的善良和大爱。在2009年,洪绍乾的奶奶因为要砍树修建猪圈,他见奶奶年纪大了不方便,想帮助奶奶,洪绍乾便从猪圈上不幸掉下,失血过度当场昏迷,经过多次抢救后才苏醒,从此额头上有了25针长的疤痕。

2012年11月,还在上高中的洪绍乾,为了考一个好的大学而刻苦学习。一天,早晨六点起床去往校外的补习班补课,由于冬天路被冻住,早晨走路不幸滑倒而导致右手手背骨折。

由于伤在右手,家庭条不好和既将到来的考试使得洪绍乾不愿进医院动手术,便在当地找土医生将其骨折部强制用夹板进行复原,最终练习用左手通过了考试。

洪绍乾一直相信:只要是一个人的梦想,不管前方道路如何,还是要坚持下去。

而一路走来,陪伴着洪绍乾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亲密战友”,就是文学创作。他对创作的热爱,来源于对兴趣的热爱,也来源于对理想的坚守。

2017年5月15日,洪绍乾出版书籍期间,洪绍乾由于长时间久坐、工作劳累过度,患下肠腔脓肿,经多次手术后才得以康复。而这一个关键的时期,因为他的诗集正在出版期间,为了不耽搁出版进程,于是手术的第二天立即办了出院手术回到家中继续工作。

2018年8月28日,还居住在江西的洪绍乾肺炎复发,这一住院就是近3个月。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关于“医院”、“家人”“太阳”的诗歌作品,比如:《穷人的北病南治》、《假如我在这里死了》、《在人民医院的清晨里狂想》《父亲就是一张床》、《在医院的早晨里疑问》等等作品。

因此,很多朋友不看介绍,甚至是“笔若”的一些粉丝(只看作品,没看过他照片),也不一定知道“笔若”是90后新生代的青年作家。

因为他的思想深度和宽度,他成熟又丰富经历,都远超当下不少年轻人。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凭借他的活力与成熟的待人处世,

一定能看到他心中的灯塔与梦中的雪山。

一位青年作家,在少年时遭到种种的不公,遭受了命运重重的磨难和坎坷,如今这样明艳的年华,取得这样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不能不说是一部青春的传奇,不能不说是人生的大写意。

现在,允许我们再次隆重介绍一下,本期的美篇人物——

洪绍乾,笔名:笔若,90后作家、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理事、代秘书长,贵州省诗歌学会会员。08年开始创作,先后出版书籍《脚趾上的下弦月》《女人和果实》《圆梦城》等多部作品,书籍曾被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收藏。

“笔若”发行过音乐专辑《诗人与歌》被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贵州省90后作家排行榜、中国90后作家排行榜上榜人物之一,曾获得“中国90后金笔作家奖”、“人人文学奖”。

2020年荣登共青团贵州省委主管主办《青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等。

目前他是中国好品牌影响力艺术青年形象大使 ,大爱萤火公益青年的形象大使。

以下采访大纲(简要的大意记录,详细内容请观看视频):

Q1.您在与中老年朋友的沟通交流,是否丰富了作为90后青年作家的您的思想深度和宽度呢?

“笔若”:我在和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前辈老师,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对自己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比如说像我们作品中,小至用词、用句方面,大至整个作品的立意和目的,就是一篇作品你要给读者传达怎么样的一个思想方面。

年龄较成熟的老师,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较丰富,思想的跨度会比较大一些,容易看到很多年轻人所感受和触达不到的层面。

我觉得我们年轻人,可能常常会局限在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创作作品时,只会专注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但更成熟的老师创作出来的作品,他们写出来的一些作品,表面上看是写自己遇到了某件切身的事,但在记录这件事的同时,他们还能够引导读者往事件本身以外,更有深度的另一个方向去体会。

就像灯塔的背后,有雪山一样,我们不但看到灯塔的光,也能体会雪山的美。

我在与这些老师交流中,受到的启发很大,对创作时的用词、用句、技巧、思想深度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说,从各种方面向这些前辈、老师学习,受益很大。

Q2:所以你会建议现在的年轻人多跟前辈交流。

“笔若”:我会建议年轻作者,应该尽可能找一些机会和前辈、老师去交流。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参与一些文学组织举办的活动。

Q3.您觉得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线上诗人”有什么独特之处?互联网对您的创作起了什么有利或者不利的因素呢?

“笔若”:我个人认为,传统媒体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文学,区别很大的。

最明显就是作品传播的速度上,在以前很多优秀的作品,碍于传播的方式,它在一定时间内,都无法满足更多读者阅读的需求,也没法同时让很多专家、老师去评赏。

以前很多文学作品都要通过纸质邮寄到报刊杂志去发表,从开始邮寄,到报刊杂志收到并且评选,最起码要一个月。

在互联网时代,作品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读者人群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大幅提升,作品可以第一时间发表,作者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反馈。

但作品创作门槛变低,作品流转速度变快,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作品的质量水准可能更参差不齐。

另外,作为“线上诗人”,也更容易受到舆论的冲击,评论区里一句小小的,也许无心的批评,都可能严重冲击作者创作的信心。但利与弊是共存的,如果作品写得好,那得到的鼓励也会很快。

Q4:作为一个长达5年半的资深美篇青年诗人,您在美篇上有上万的粉丝,还是美篇诗歌大赛的多届评委,您觉得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呢?

“笔若”:我认为,一篇好的参赛作品需要充分包含三个要素——

第一,从表面上来看,参赛作品需要符合比赛的格式、规范要求,这是最基本的。

第二,从思想层面上看,作品应该“言有所想”,不能单纯为了写诗而写诗,作者要向读者传达的思想究竟是什么,这是很关键的。

最后,就是写作手法与技巧上,比如排比、开篇、诗眼等等专业性东西,也要有所体现。

这三个要素:格式、思想和技巧,缺一不可。

Q5.作为评委,点评别人作品和自己创作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

“笔若”:当作者以读者的身份去“读”别人的作品时,最常见的一种思维心理,就是会拿自己惯用的创作手法,去评价别人的创作手法。

这个心理其实很能够理解,因为我们本身不是专业的评论家,就很可能会把自己的作品作为标杆去点评别人。

在点评作品时,我会先代入到作者的情境中去思考,他创作的思路是怎样的?然后我会习惯性地去想,当我处于这个情境时,我又会怎样去创作。

这个思维方式与单纯自己去创作比起来,会更加的复杂,但也会更开拓自己的视野和眼界。

Q6.美篇社区里有一个给作品认定为“精华”的操作,叫“加精”,如果让您给美篇上的诗歌作品“加精”,您觉得您的“加精”标准是什么?

“笔若”:在社区里发布作品,质量固然是“精华”的考虑因素之一,但并不是绝对的。有更多的其他因素会影响到“加精”的标准,举例的话——

首先,作品的排版要工整舒服、字体和模板选择恰当。这是最影响作品在社区里的“可读性”的范畴之一。

其次,作品的段落应该控制在合适的长度,图片不能配得太多,清晰度也要有所保证。

Q7.您觉得创作诗歌给您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笔若”:创作诗歌会让我在生活中处理事情时,更容易“看清”表象背后的状况,搞清楚逻辑。因为写作诗歌的作者,最大的习惯就是把自己的一个情感或者意象,隐藏在某个元素里面。

另外一个收获,就是“看得更开”,不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当然良性的点评,是要学习的,但不应该影响自己创作的心态。

Q8.您对未来有什么抱负吗?

“笔若”:一直创作,继续写,提升自己。把自己一生中遇到的事物,都通过诗歌创作出来(“活到老,写到老”),也希望这些作品得到更多人的阅读,传播出去。

特别是现在年轻一代,创作诗歌和阅读诗歌的人都不多,所以我在这个冷门的领域里,坚持下去,也算是自己对诗歌发展做出的一点贡献吧!我会坚持一直创作下去。

2021.8 美篇文学

文章来源:美篇

(责任编辑:青年作家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