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在线 > 今日头条 >

“幻彩”摄影家姚庚精品欣赏

时间:2017-08-29 10:34来源:未知 作者:姚庚 点击:
认识摄影家姚庚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世界可以这样表现”。他的作品总是超出别人的想象。这些不光是技术层面,更多的是思想和艺术层面。
“幻彩”摄影家姚庚精品欣赏


北京炫彩系列作品








异国风情系列作品





花卉系列作品(后期制作)





新风幻彩   象超物外

姚 庚


      冥冥之中光是活的,毫厘间在隐现与传达秘密,可以有百亿光年的寿命;洪荒之内物是活的,亘古间在相对绝对的时空飘移演化;人的观想和感悟是活的,时时在审视和超越禁区…… 我们对像与影的诠释和捕获方法也一定是活的,问题在于:如何改变才能化彼此为行云流水,扩展光彩神秘莫测的另一面?
      随着电子感光技术的飞跃,摄影进入数码主宰的朝代。而相机,却也可伴随摄影师的灵感,似舞女搭挽双臂,起舞轻吟了!
      在艺术创作的专业语境,追溯和探寻摄影创新的脉路,就应该涉及到东西方民族不同的艺术传统与走向。东方艺术的传统精髓是什么?是“象超物外,天人合一”。通俗的说,是对自然风物、人文情感、对宇宙万物的领悟充满灵动和玄幻,表达中着眼于人文志趣和理想意境。视觉艺术也如诗词歌赋般充满气韵、空灵和想象空间。而西方早期的艺术特征,是用准确再造现实,世俗与宗教艺术皆充分向物理几何,光学,色彩学靠拢;符合自然科学性使他们的素描,油画,雕塑严谨而准确。至今日,东方艺术继续远于科学在气韵上发挥,西方科技引领艺术的同时,表现和创新气象势不可挡。
      80年代后期,我接受了单反和银盐暗房的专业新闻摄影学习,90年代初开始接触风光摄影,一步步走向摄影的艺术层面。由于我在早年受到绘画方面的严格训练与熏染,深深地理解,艺术的真正魅力并不是再现什么、记录什么,而是抒发超越表象的神韵和个性语言的塑造。从那时我就有个渴望:如果用相机直接拍出写意国画或印象派油画般气质的照片,一定好看!终于,借数码相机“即时浏览”的功能如愿以偿,在相机的挥洒中拍出了或抽象或意象,或抽象与具象把控于一体的“幻想摄影”的系列作品。中国著名风光摄影家,中国第一届摄影艺术金奖获得者于云天老师说,“幻象摄影产生了摄影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其新的视觉体验和拍摄风格或可成为了一种面貌或流派”。
      由于科技与文化的进步,原来很复杂的摄影与制作过程异常简单化平民化了,精彩的风景与事件面前,人人有机会出好片!同时,相机的原理和日趋便捷精准,使我们难于脱离镜像复制的创作束缚和依赖,依靠纯拍摄的功夫创造摄影艺术的个人语言,比起绘画来还要困难,因而新流派新模式的诞生比在绘画中更具意义。
      其实,我摸索出的幻想摄影,许多人曾于有意无意间碰触和好奇过,它的初始就是相机的慢速快门遭遇了机身晃动造成的混乱光痕。常规之专业摄影和车灯拉线,弧线星轨,可控手持光源的光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固定好相机,最好立于三脚架之上,以确保主体对焦的清晰,爆光构图的准确。两位国际级艺术大师,西班牙的毕加索和中国的吴冠中先生,都曾与摄影师合作,完成了类似抽象画和书法与其肖像结合的光绘佳作。
      而幻象摄影的特征,是不仅让相机在三维空间中运动,脱离固定机位的那个零点,也让被摄主体脱离了单纯清晰准确这个习惯观念。
      拍摄之前的构思立意,摄影中具有广泛意义,在幻象摄影中一样很重要。对场景环境要先期了解,并学习借鉴其他人的摄影作品,根据现场的环境与限制迅速落实实现修改立意;而调整构图和线条,调整运动轨迹的设计才是拍摄的主过程。比次林立、照耀闪眼的路灯是我们最难缠的对手。尤其是精彩的大型建筑周围几乎不给我们一块“净土”,这就迫使我们艰难地巧妙地回避它们,同时也可利用它们为创作服务。
      一个场景的反复拍摄,有利于立意和技巧的不断提高。我拍摄“天安门之恋”这个主题已经历时4年,风雨云霞,傍晚黎明。近几年的雾霾天气,让我发现往往两三周才有一两个晴天,给适时的创作带来很大不便。
      幻象摄影是在人与相机共同移动的特定轨迹设计和节奏设计之下完成的。其把控难度之大,成功率之低,都超过了常规摄影。往往上百次尝试只有两三张令人暂时满意。单反配上镜头就像个哑铃,两手握紧它 挥舞几个小时的功课,也更需要好的身体和运动能力作支撑。
      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挑战!比如光圈,速度,感光度的配方,不仅要与周围光线的明暗匹配,还要与人机共动的速度与节奏的快慢搭配,与你希望保留哪些亮部或光源,弱化哪些暗部的构思吻合,随天光的变化调整。这大体是一套新的配方规律。刚开始尝试时,几个月也没有满意的片子,筋疲力尽,悻悻而返。
      在构图与线条,色彩方面的规划,更多的是依靠绘画方面和纪实摄影的基础和经验。好的摄影作品要有趋势有重点,有空间远近,有明暗较量,冷暖呼应。对于静止的人体姿态或风景构图这亦非易事,希望在相机的移动抖动中,用光影挥洒晕染出这些,确实要付出更多些汗水。把控这些环节,主要还是现场的不断调整到位。其中的势和线是画面的灵魂,点面色彩退居次位。
      过去的摄影,相机总是静如松,幻象摄影中相机动如风,这样使得相机可以象书法家一的臂膀挥洒顿挫,象画家中的画笔泼彩染,象音乐家肩上的提琴倾侧吟唱了!
      为了拍片效果更理想,我对很少使用的三脚架云台等辅助器材也进行了一些改装。变焦、广角和定焦镜头,几款增灰镜也是需要逐渐配备的。
       另一个应该特别指出的方面,就是后期的看片、选片、做片过程。它要比常规图片花费几倍多的精力。因为常规图片好坏可用与否,如何调整,基本一目了然,但幻象摄影一来,一个晚上往往就几百张,一个外出几千张,要一一筛选,反复比较才能找出清晰度高、线条优美、构图好,气韵好的片儿。主体清晰,光带优美的图片往往凤毛麟角,认真看一两遍就需大量时间,但再次比对后总发现有漏网之大鱼,在当初不被看好!
       拍摄体力消耗大,图片量大,后期选择和制作的难度和反复性更大,是幻象摄影不为人知的艰苦一面。我的体会,后期的整理制作比前期的拍摄更让人筋疲力尽,总有深挖不完,再创作余地太宽之感。
      要特别说明的是,您在这里看到的幻象摄影之作,我没有使用二次爆光,没有多片重叠和移花接木般的拼涂后期手段,只有常规小幅度的修片和明暗色彩方面的调整,相当一部分还是原片构图。大部分是数码单反拍摄,也有用传统胶片完成的,符合“纯摄影”的一般要求。
       进行多片重叠,大幅拼改PS的后期制作,是软件时代给予我们的难得条件,使艺术再创作得以升华。我同样认可和积极尝试,但会注明“数码影像”作品,与纯摄影手段完成的区分开。我就正在创作PS各种调整后的“幻象”衍生品,并以纯版画手段制作了丝网版画的当代艺术作品。
       运用“象超物外”的东方传统艺术理念,是我探索创新的基础,使用了西方之“精确再现”的照相技术,也恰好完成了1840年代照相术发明人,法国的XXX对摄影的定义:摄影就是光的绘画。

 

中国风系列作品









意象系列作品







 
(责任编辑:周步 )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