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诗歌 > 现代诗 >

遇上高台的美

时间:2017-08-24 18:32来源:未知 作者:万有文 点击:
遇上高台的美 (组诗) 文/万有文 湿地 步云桥,拱着脊背 撑开一幅美景 美景如画,装得下四季 也装得下一条缓缓流淌的河 忠义亭里 搁置的民间音乐 让栈道上吹起草原风 鱼鳞般的波浪 拍打出河堤路上的悠闲 几只水鸟,啾啾的叫声 摇曳出芦苇荡里的诗情和画意

遇上高台的美
(组诗)

 
文/万有文
 

湿地

 
步云桥,拱着脊背
撑开一幅美景
 
美景如画,装得下四季
也装得下一条缓缓流淌的河
 
忠义亭里
搁置的民间音乐
让栈道上吹起草原风
 
鱼鳞般的波浪
拍打出河堤路上的悠闲
 
几只水鸟,啾啾的叫声
摇曳出芦苇荡里的诗情和画意
 
北方的春天,南方的夏天
湿地里,还混合着唐诗和元曲的味道
 
把黑河变成一把老二胡
拉出这北凉乐,也拉出天净沙
 
 

临风高台

 
绿依傍黑河岸畔
缠绕着时间的跨度
崇文楼再造瑶台仙景
让历史再一次呈现
这旧时的天空依然晴朗
水域再次增加宽度
辽阔得一眼望不到边
船舶任游,嬉闹声声
像倒推了几个世纪


一些人依然吟诗作画
诗画中风景相当
只是时间有所差异
南边的祁连山,一身银妆素裹
这个素身的少妇,风韵犹存;
北边,合黎山已显苍老
是渴慕和望眼欲穿后的悲凉
叫他的身体再次低矮下去;
中间的黑河,恰如银河
隔开了,相望的情人
 
从黑河大桥到大湖湾腹地
房屋林立,树木纵横
候鸟即远即近绕回盘旋
落与不落之间
让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再看湖内渔网纠缠不清
疑是复制了古时渔民们生活的旧版
一定想起了某个渔村与大海的晒场
将单调的生活晾晒在太阳底下


夕阳西斜,霞光万丈
映红了湖面的天空
悄悄拉上窗帘
宫楼。月夜。灯影繁华
夜里难以平复的伤感
让历史也有些难以自拔
一艘小船撑着船槁
由远及近地划过来
船影刁立,渔舟唱晚
只是少了歌声
 

在大湖湾 

 
登楼远眺 
山河葱翠,绿意萦绕 
雪山戴着哈达欢迎远方的客人 
龙宫静坐,船穿透寂静
白鹳像一根针 
重新缝起了湖面
 
湿地围拢,林地如蛇般穿过 
湖的腰身依然苗条 
也愈渐妖娆 
 
在这里,我们供拜着心中的信仰 
也供拜着我们心中的美 
 

湖上 

 
一只水鸟街着晨辉飞来 
才让湖面有了粼粼波光
 
而湖面映出天空 
一张蓝莹莹的脸庞 
映出一颗通透的心
 
打渔的船 
正在湖上行走 
掠过丝丝湖风 
 
那风,把湖舐了一下,又一下 
温柔地像个爱人 
把船一下一下,送到湖的中心
 
那网,网住了谁的情爱 
正在湖心里挣扎
 

夏日午后

 
我静坐小亭,河水从亭下缓缓流去
这是夏季最后的几日
 
天空已有些高远
河水的莹蓝和透彻
显出隔世的哀愁
 
水鸟翻飞,人世的欢乐,建立在雌雄的欢爱上
河柳独居
谁家的情郎,夜夜吟诗

独木舟上装载的情爱
颤抖着桥上的人生
 
弯曲的石板小路
叙写着树林的心事

石头横斜,季节慌张
金银花开在秋风里
让栈桥的影子和天上的云
一同沉入梦境
 

花海 

 
花海里探伸着诸多的脑袋 
包括你的 
在这片花海,花只有一种 
带着一种颜色 
就像这个夏天火热的内心 
燃烧着多余的热情 
就像它们,背靠着背 
用心的温度,测量各自内心的距离 
我们不断在花海深处埋首人间 
用相机想要留驻这最美的风景 
 

峡谷

 
山猛然亮出的刀痕
被惊成一群在半空中旋飞的鸟
 
洪水肆虐
山被一把橙黄的钝刀割裂
 
对决中
山消蚀了水的穿透力
却空留了刀痕
 
而刀,早已不知所踪
它只是人们想象里的侠客
在满山里出没
并试图卷土重来
 

榆木山

 
一道青色,浮于天空的蔚蓝
厉色中透着忧思和深沉
接近天空的白色
早已把几缕青丝也一同挽上
飞鸟绝上,屏于前
黑河总想绕过它的脚踝
但总是漫漶于时间的落差
山野尽想烂漫
细小的支流、泉眼滋润着春天
这时的榆木山才会展露笑颜
将葱绿附着其上,将花色雕琢其中
让其美于时间之上
 

古城行

 
战鼓声遥起
仿佛在山的那边
雨点般的箭簇,射中的
不光是历史的疼
 
战声,喊杀声,还在延续
响在城内的空旷
与断墙的残臂上
 
夕阳被鲜血洇染过后
天空挂着谁的清泪
让这难眠的夜晚
变成天上的月
盈满思念和悲伤
变成一支思乡曲
吹进那支箜喉
 
 

与历史对话

 
当与那些陶器对话
菱形花纹,还是网格纹
多么精湛地描绘出历史的经度和纬度
 
它们从淡黄色的泥土里分离出一些荒凉
又从这些荒凉里析出粮食的大地
 
其实陶器已经告诉我
农耕时代的农庄,已变成陶器的集散地
 
那些羊群,早已成过去时
猎鹰抖动的翅膀
活像那些摇摆的思想
是定居,还是游牧
 
其实答案已经肯定
那筑造么城池
不就是这些历史的范本?
骆驼城沉醉在历史的酒香
映红了九座窖,窖炉里夕阳
 

画中的历史

 
那是一幅画,的的确确是一幅画
白矾描眉,朱砂画红了魏晋的夕阳
 
大帐里谈生死
娱乐成性。琴声里种植的桑麻
情暖相长,射桑的人
射下赤足的金乌
 
长生不死的秘诀
就是那棺板画上的伏羲和女娲
 
一千年,一万年
历史就是那辆草地上飞奔的大轱辘车
把时间辗成路道上的黄土
把历史走成这深浅不一的车辙印
 
历史便这样被驱赶出来
像一群羊, 放逐成大地上的城堡和墓葬
 

每一次走进博物馆

 
每一次走进博物馆
我都感喟于一个地方的历史
有那么多是曾埋在地下的
 
当它们被挖掘出来,摆放在这里
它们仍像一些复活的尸体
带着浓浓的腐烂的味道
 
实际上,它们早已被那些灵魂所使用
这些陶器,墓砖,壁画,木轱辘车,木马,陶俑
都有了死者的魂魄
早在那些奢华的享受中
有了灵性
 
博物馆毅然是这些灵魂的天堂
只不过器物的摆列方式有所不同罢了
 

许三湾

 
烈日炎炎的夏日
古城透着尸骨的味道

那被黄沙掩埋的历史,此刻
显得如此静谧

马面上传来的马蹄声
已将历史踩碎一地

满地的瓦砾和碎瓷
像一些满含忧伤的眼神
数着锈蚀的骨头和铜箭

而猛然刮起的一股热风
正准备掏空这尸骨里的乡愁
 

双丰

 
满地的风霜,荒凉被扔了一地
红柳墩,沙墙,一个接着一个
就像埋葬的尸身
在太阳下等待点燃
 
烽火墩什么时候,已悄悄站在不远处
作恭候状

长城低下身去,像一个衰老的老者
沟壑里布满皱纹和荒草
这人世里隐藏的机密,潜藏着响亮的喊杀声
 
 

骆驼城

 
出城向西是一道沙梁
金黄的沙子,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像一只王冠孤傲地戴在城头上
两条河的交汇处,历史跟着交错盘节
北凉的王城里潜藏着偷来的月光
匈奴语早已混进汉语中
一样习惯了这里的山水
城里的春秋轮回无度
最终是扔了一些荒凉和空旷
在这曾经放牧过的骆驼圈子里
寻找着昔日的辉煌
   
 

过胭脂堡

 
沙漠边,一个老汉斜依着羊鞭
像怀抱一把日月宝刀
静静地坐着
 
他斜睨的眼神
一个刀客的眼神
早已打量好我们的去向
 
几只黑甲虫,是城里的探子
匆匆走开,把军情透露给城里
城墙外贴出告示:过境者一律劫杀
 
正值中午,炎炎烈日
沙漠寂静,放羊人及羊群悄然消失
我脊背渗出冷汗,像唐朝634年的玄奘
一样胆战心惊
 
思想里犹豫徘徊:
过境,被城卒追杀
不过,已被劫匪盯梢
此刻,人生如这沙漠陷入两难
匆匆离开,星夜兼程
回望时,唐朝634年已被远远甩在身后
 
   

黑河古渡口

 
渡口上,静静地泊着历史的某个天空
一个焦急的女子瞅望和等待来的人
只是这静,就像这河
默默流淌的炊烟,鸟叫和耕地的生活
 
烽火墩孤立的身影依旧伫立在河岸
像一个过河的侠客,等待渡船
任风吹起衣袂,吹起江湖的冷与孤傲
吹皱一河的水,静怡地描出江湖那张苍桑的脸
 

烽火台

 
历史丢下的碎片
寄存了时间的孤与冷
风化的墩台记起一束阳光留下的对话
或者在月夜下,思乡的人,喝下清冷的月光,疗治乡愁
 
遍地酒坛,酒不是情人,也不是等候家中的娇娘和父母兄弟
遍地骆驼刺,砂粒,石头,硌疼的疼
遍地孤独和忧伤
 
剑客们没有抽剑
守卫的士兵们瞅来的骆驼客
怀中的通关文牒是手持的寒霜和沿河路上忐忑的慌
 
没有人再问起这风化的泥土都去了哪里
烽火台下散漫的黄沙,业已入侵梦境
这时才发现它们是一些真正带着寒意的剑光
 

沙漠腹地

 
一些芦苇在顽强地守着
芦苇的根部还潮湿地印着河床回家的路
沙漠并没有追随而致,是仇人而非情人
 
芦苇依旧摇曳
几棵扎巴的白杨树
守护着人类最后的家园
 
这来自北蒙古的匪徒,却已窜上屋顶
黄橙橙地亮着已钝了的刀光
只是那嚣张的气焰,令周边的湖滩、草地也鸦雀无声
风声唳喝
那些风操着蒙古语
 

观严相师墓

 
那个睡在里头的男人静悄悄的
他的大嗓门以及浓重的鼻音
此刻都像是沉静到睡眠中
 
墓地那么安静
但我们的到来似乎打破了这一宁静
让天空的鹰也感到不安
这灵性的生物
盘旋在我们的头顶,盘旋在
离我们只有八英尺的高空
黑色的翅膀和羽毛
明显带着暗黑世界的特征
 
当我们观赏完这破败的碑楼
抚摸着历史温弱的气息
清代,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时代
它的江山似乎就是这个墓地里沉睡的男人
脚步走过的地方
 
 

金龟探水

 
在我们到来的时候
它竟懒得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或者,它压根就没想看我们一眼
只顾着自己梗着脖子
到黑河里喝水
它是渴急了?
 
但黑河渐渐瘦小下去
离它越来越远
 
一只慢慢爬行的龟
似乎时间是背在它的背上
就像那个神话里所说的
它是驮着大地在行走
 
我们没有看到它的老,我们
只看到它背上驼着的大山
山已经和它的身体融为一体
至此,我们才相信那个神话的真实性
 
 

作者简介:
万有文,男,甘肃高台县人,1981年8月7日出生,笔名阿文、万禹等,作品散见《诗歌月刊》《飞天》《延河》《星星》《四川文学》《中国文学》《中华文学》《鹿鸣》《芒种》《甘肃日报》《短篇小说》等报刊杂志,部分作品获奖,入选多种选本,已出版诗集《故地》。主编出版有《文韵高台》《600年传承乐善秦腔》等书,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张掖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高台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高台文艺》杂志执行主编,供职于高台县文化馆。

 
 
(责任编辑:周步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