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散文 > 岁月如歌 >

我的母亲 (二)

时间:2020-06-17 11:28来源: 作者:东方亮 点击:
我的母亲 (二) 2002年的春天 我的母亲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她的有生之年由我带着她和我的妻子以及孙女回自己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那是2002年的3月,我与单位请了半个月的假,我们一行四人开始了祖孙三代的千里之行。 北方三月的春天
   我的母亲(二)


    2002年的春天

      我的母亲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她的有生之年由我带着她和我的妻子以及孙女回自己的家乡走一走看一看。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那是2002年的3月,我与单位请了半个月的假,我们一行四人开始了祖孙三代的千里之行。

       北方三月的春天是那样的寒冷,当我们刚下火车就遇到北方特有的沙尘暴,一天之中又好象回到了冬天。我的母亲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家乡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现代化的商品到处可见,一个个网吧也在县城的大街两旁比比皆是。在家乡,我母亲一辈的老人们已经很少了,而与我同辈的亲友也不多见。我们也回到了母亲的出生地沙家屯村,在那里看望了我的两个舅舅的孩子,他们也已经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历史是这样的无情,以前我们儿时到舅舅家欢天喜地吃那黄米炸糕的情景永远不会回来了。以前那么红火的院子如今没有人住了,而代之以新的是村子的东边一排排新建的红专瓦房。历史就是这样,旧的东西总是慢慢的消亡。人类社会也是这样,老一辈人慢慢的走了,不见了,而新的一代开始了他们自己的新的生活,这真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啊!我的母亲的想法就是希望在她的有生之年与自己的儿子儿媳和孙女好好看看自己的家乡。母亲在与家乡的亲友说话时说,这次回来以后如果身体好还要回来的,没想到这次回家乡却是母亲最后的旅行了。

    在怀安县柴沟堡镇,我和母亲想看一看我们家从前的老房子,这套老房子是我的父亲在1950年买的一座有11间土房的房院。可是,我家的房院已无踪影了。我家的房院在我们国家的“四清”和“文革”极“左”的年代中被”经租“了,到了2000年房院全部拆除时房管所竟然没给我们一分钱!我和母亲看到了一个以前房院的老嫂子,我母亲与那老嫂子谈了好半天,这是母亲回乡后能看到的唯一的一个老邻居了。

    在从家乡返回武汉的途中,我们来到了天津的我的表姐家。我的姐夫退休前是廊坊地区计划委员会的主任,姐姐是天津一所中学的数学老师。在天津,我的母亲差一点出了一个事故,还多亏母亲那时候的身体好才化险为夷。原来,当我们刚刚到了天津走下火车时,我们走出站台后从候车室出来乘作电梯的时候,一件以外的事情突然发生了。原来,我走在最前面,母亲在我的后面,再后面是芳芳和***妈。当我乘作电梯快要到上面的时刻,只听到一声巨响,电梯也一下子停了下来。原来我的母亲在乘作电梯的时候摔倒了,由于母亲一上电梯没有站稳,一下子就摔倒在电梯上,幸好我的女儿在我母亲的后边挡了一下。当电梯停止了运行后,我马上跑了过去把母亲扶了起来,我们把母亲扶到电梯出口旁的椅子上,我问母亲摔坏了没有?母亲竟没有一点问题,一个82多岁的老人经历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事情,还能安然无恙真是万辛啊!在这一年回家乡的旅行中丝毫看不出母亲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情况,谁能想到,我的母亲在从家乡回到武汉的第二年就离开了我们呢?


母亲的病

       祖孙三代的千里之行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也回到了单位投入到企业的“改制”之中。说起这改制,改制的结果是企业的职工“买断”和“内退”回家。我单位决大多数人拿了2、3万元买断回家了,我则办理了“内退”回来了。这一年我的心情很不好。因为内退回来后的工资非常低,办买断又有一些不妥。这一年又遇到了我所居住的宿舍大拆迁,武汉的房子价格一下子飞涨。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我的母亲在2003年的3月患了心脏病住进了铁路医院。这一年是我有生以来最艰苦的一年!

       母亲于3月中旬的一天忽然感到不适,我的妻子和嫂子把母亲送到了汉口铁路医院。从那天起,我们两家人轮流着在医院里护理着我的母亲。由于母亲坚强的毅力和一生勤劳简朴形成的恬淡善良的性格,在住院的一个多月中曾经历了两次“病危”的大关,我的母亲居然于4月底出院了。当时,连医院里的主任医生也十分的惊奇,说这是一个奇迹。在医院的一个多月的治疗中,让我至今难以忘记母亲在两次抢救中那痛苦的情景。

    在这一年春暖花开的一天,母亲回到了我哥哥的家中。后来母亲就分别在我和哥哥两家居住,我们也就格外小心地护理着我的母亲。但是,母亲毕竟是84岁的老人了,在这年的冬天我的母亲还是离开了我们。

    这年的冬天,母亲来到了我的新搬迁的汉口复兴村的新家。大约住了十天,天气忽然变冷了,母亲的病在晚上总是反复的发作,后来我们请医生给母亲打了吊针也不见好转。我和哥哥就决定将母亲送到铁路医院治疗。那天下午4点钟多,母亲就又住进了铁路医院。我们原以为母亲这次要住几天的医院,说不定还会冲过这个关口,谁知道,我的母亲在这一天的晚上8点钟还是离开了我们。我们大家都感到有一些突然,我们都为母亲的逝世万分悲痛!我抚摩着我的母亲的脸大声的哭喊我的母亲,这是我有生以来最为痛苦的时刻。

    我的母亲离开了我们,当我们都站在母亲的病床旁为母亲哀悼的时候,我们看到我的母亲在去世的时刻的表情却是那样的安详。我想,母亲在这个世界上走过了大半个世纪,在她的晚年,两个儿子和儿媳以及孙子孙女也都很好,她临终之时可能不会有太多的牵挂吧?我的母亲在这一年中与病进行了坚强的抗争,最终还是离开了她的亲人,我们都是非常的悲痛。但是母亲毕竟还是走完了她84年的人生路程,我的母亲也算长寿之人了!

     我的母亲一生勤劳简朴,从来对别人无所求,却能以自力更生的精神度过生活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她老人家把每个月28元的工资辛辛苦苦地积攒下来,和后来父亲单位每月发给的100元生活费都积攒起来,再加上我们每个月给她的生活费等,母亲竟然也积攒了大约两万元。母亲住院和逝世后的安葬费基本上都是用的是母亲自己生前积攒的钱。每当我想到这些事情,这叫我们当儿女的怎么不深感内愧呢?

    我的母亲安葬在湖北省黄陂县归元陵园。第二年清明,我们把我的父亲的遗骨从湖北省新州县龙口镇迁到归元陵园与我的母亲安葬在了一起,我们的两位亲人走到一起了。如果计算一下我的父亲和母亲的年龄,我的母亲比我的父亲多活了35年,如果母亲不是这次重病,她老人家还是可以更加长寿,我们当儿女的也可以更好的尽我们的孝心------。

永远的记忆

    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人难以忘怀的镜头:

     记得我的儿童时代,有一次我们坐着大马车从家乡沙家屯村出来,有一件东西忘了拿了,我的母亲跑着从舅舅家把东西拿了回来。在保定  一个冬天,我的一双脚被雨雪冻得很冷,我的母亲把我的一双脚放在她的肚子里暖和着。在刚到保定的一天,母亲因为父亲不在跟前,看着一堆刚搬来的家具而伤心落泪。

    在武汉的日子,我们和母亲一起到东胡、龟山、动物园和古琴台等地方游玩。记得在一个春天的上午,我们在汉阳古琴台品尝那非常可口的香茶,在攀登龟山的时候我的母亲的力量比我的还大,真让我们敬佩不已。

  在武汉市新江岸铁路宿舍居住的日子,母亲喂养了两只白色的大鹅,两只大鹅在宿舍里悠闲的转悠,每到夜晚来临,我的母亲来到楼下,它们就摇摇摆摆地跟着我的母亲扇动着翅膀回到自己的家中。

    在医院住院的时候,有一天夜晚母亲忽然用一种歉意的口气对我说,我这个病给你添了麻烦了,我当即对母亲说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母亲不用客气啊。

  在医院的日子,当母亲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可以下地了,我扶着母亲在走廊中散步,我觉得母亲变得那样的瘦小------。

    在汉口江滩风和日丽的春天,我们与母亲一起游览新建设的江滩公园,我摄录下了母亲与我们散步的情景------。

    记得在每年的大年三十,母亲总是揉面拌馅包饺子,母亲包饺子的手艺非常好。 在我搬迁的新居,我的母亲掀开我的床垫说,这床单薄了该换一个厚床单了。

    在二七街老房子居住的时候,母亲总爱与我们一起打“争上游”的扑克,母亲的手气总是很好,为了母亲在精神得到愉悦,我们也十分愿意与母亲来这简单的游戏。
 
    我的母亲与我们一起生活的情景总是让我难以忘怀。

    母亲给予我的爱比山高、比海深!

    母亲给予我的爱比世界上所有的珍宝都珍贵!

    我将永远怀念我的母亲!
                                                                    
 王栋     乙酉年母亲节(2005年春季)
        
(责任编辑:人人文学网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东方亮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20-05-21 16:05 最后登录:2020-07-23 15:07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都江堰的茶马余音

    在著名的都江堰,藏着一条特别的老街。 偶然发现这条老街,是在玉垒公园附近。熙熙攘...

  • 母亲的歌谣

    母亲的歌谣很多,内容也很丰富,虽不高雅,但好听易懂,也容易让人记...

  • 阳光依旧在路上

    阳光依旧在路上 王贤根 这世上,变化最大的是人。像陈淀国这样的作家,说走就走了,连...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