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文学网

开创文学新风尚 引领写作新潮流
欢迎光临 - 人人文学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散文 > 岁月如歌 >

碾馔儿

时间:2016-07-07 01:10来源: 作者:运河散人 点击:
碾转儿和补丁饽饽 李冬 碾转儿和补丁饽饽,是家乡人特殊年代,特殊时候的两种食品。在麦子和棒子接近成熟时,因为清浣不接,没有粮食度日,想出来的招数。大麦做成的叫碾转儿,青棒子做成的叫补丁饽饽。 上个世纪50年代,大麦和小麦都是很重要的农作物。二者
碾转儿和补丁饽饽
李冬
 
    碾转儿和补丁饽饽,是家乡人特殊年代,特殊时候的两种食品。在麦子和棒子接近成熟时,因为清浣不接,没有粮食度日,想出来的招数。大麦做成的叫碾转儿,青棒子做成的叫补丁饽饽。

    上个世纪50年代,大麦和小麦都是很重要的农作物。二者的区别就是,大买种在菜园里,小麦种在田野里。大麦当年种植,当年收获,一般在五月就成熟了,小麦是隔年的,成熟要到六月中旬。庄稼人要是等到小麦上场,一家人就要饿肚子了。正所谓“青黄不接”的时候,只好用大麦粒儿,做碾转儿充饥了。

    对于大麦,每家都种的不多,但做成碾转儿,为了解决家人的饥饿,还是足够抵挡一阵子的。其做法也不复杂,先是把麦穗子剪下来,放大锅里蒸熟,用手搓搓,麦粒儿就很容易地掉进笸箩里了。再上石磨一轧,就成了一根根细细的小条儿,比面条粗一些,颜色没有面条白,有些发暗。盛到饭碗里,加些酱油或其他作料,就是很可口的食物了。饥肠辘辘的人们,吃上碾转儿,感觉挺不错的,起码不挨饿了。

    补丁饽饽是在棒子定浆时,把鲜嫩的棒子粒搓下来,用碾子轧碎,然后掺上菜叶,上锅蒸熟,就可以吃了。因为它的临时性,所以叫它“补丁饽饽”。其实,青棒子还有好多吃法,可以烧,可以煮,都很新鲜美味,至今,街头上还有卖老玉米的摊贩,老玉米其实就是青玉米,加个“老”字大概有喜爱之意吧。但当时的老玉米不是主食,补丁饽饽禁饿,吃了有力气,是作为午饭吃的。和今的城里人爱吃老玉米,不惜花钱购买,只是想换换口味,大相径庭。

    碾馔儿和补丁饽饽是单干时代的产物,人民公社成立后,一大二公,土地都是集体的,再也种不成大麦了,青棒子也是不许动的。于是,这两种食品就渐渐绝迹了。况且,村里早就没了石磨和碾子。这难得的美食,只能留在记忆中了。

    近日想来,这两种食品,有其独特的魅力。一是品尝到粮食的原生态,很鲜嫩,很清香。我想在今日的温饱社会,也会有不少人想尝个新鲜的。科技进步了,可以机械化生产,就像通州的特产“咯吱盒”一样,原来只是一家一户的小打小闹,如今已经走进市场了。逢年过节,购买者趋之若鹜。

    如果有人想在这个方面创业,我想也是不错的主意,供给测改革,就是市场需要为本。做起来不易,也是能做到的。有李时珍、徐霞客的探索精神,就会成功的。
 
2016.3.31李冬
(责任编辑:齐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享到:
------分隔线----------------------------
各位朋友,下面的相关文章可能对您很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发布者资料
运河散人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注册会员 注册时间:2015-08-01 23:08 最后登录:2017-01-04 19:01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都江堰的茶马余音

    在著名的都江堰,藏着一条特别的老街。 偶然发现这条老街,是在玉垒公园附近。熙熙攘...

  • 母亲的歌谣

    母亲的歌谣很多,内容也很丰富,虽不高雅,但好听易懂,也容易让人记...

  • 阳光依旧在路上

    阳光依旧在路上 王贤根 这世上,变化最大的是人。像陈淀国这样的作家,说走就走了,连...

ad